English

科技创新:改变城市未来

2010-06-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余传诗 苏雁 庄建 我有话说

世博会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担当着一个了不起的角色:新技术进入人们生活的光辉起点。于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有了“世搏始博”之论。

科技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上海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日前在江苏无锡召开。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对策。

科技创新: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未来的城市需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科技创新则是推动这种探索的“引擎”。

素帕猜・巴尼巴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在城市的未来理想中,经济、社会和环境都应该是可持续的。这将取决于我们能否抓住和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一些国家已经成为太阳能、风能和生物燃料技术的出口国,新的产业创新已经使这些国家受益。当然,这些成功并不是自然而然就发生的,是政府对于创新实施培育和鼓励政策的结果。一个绿色的、可持续的全球城市未来,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部长):城市的发展既是工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要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深层次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供宜居、幸福的城市生活,引领城市未来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威廉・米勒(美国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美国斯坦福创新与创业地区项目联席主任):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想成为充满活力的高新技术地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研究能力,要有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聚集在这里;第二,企业家能够将研究人员的创新成果产业化;第三,需要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适合企业家生存发展的环境。这其中,要特别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全球化视野非常重要,现代创新是一种跨国界、跨行业的集成创新。

沈文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强化基础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重要创新政策。基础研究既是原始创新的源泉,又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撑。

未来城市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循环生产方式,形成少排放、多利用的低碳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发展道路,逐步实现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模式转变,这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斯坦尼斯拉夫・瑙莫夫(俄罗斯联邦国务秘书、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人们聚居到城市当中,意味着需要提供更多的水、能源、食物,生产和服务设施,以及产生更多的污水以及工业和家庭垃圾。城市化问题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很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谢克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是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的集中地。2040年要实现能源消耗零增长的目标,就应该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减少能源需求。同时,要加强科技研发,促进终端用能技术水平改进,包括工业部门、商业民用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等。

基里特・帕里克(印度计划委员会共享性增长低碳战略专家组主席、印度计划委员会前委员):到2050年,印度55%的人口,也就是7.5亿人会居住在城市当中。与2010年相比,有4.5亿人要搬到城市里面。印度的城市化和中国一样,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比如交通、住房,城市排给水系统,还有教育、医疗卫生体系,都面临挑战,另一个挑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充分利用电信通讯的技术来增强城市的灵活性。

戈登・麦克伦(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与技术政策研究部主任):城市化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问题。运用科学技术让我们的城市发展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才是挑战所在。

上海世博园区,信息通讯馆楼顶的太阳能电池板。鲁海涛摄

城市安全:

科技创新的人本精神

城市面临的风险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静止的、孤立的风险,而是影响大、高度不确定、综合性强、回旋余地越来越小的现代风险。全球减灾战略正在做重大调整,突出表现为从单向减灾到综合减灾,从单纯减灾到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由减轻灾害到减轻灾害风险,由一国的减灾向全球和区域减灾转变。城市是人类科技创新的舞台,我们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全面保障城市和人类社会的未来。

室崎益辉(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15年前的神户地震对于日本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经过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高速发展,日本出现了许多高速公路、高层建筑,很多填海造地的新城市。但在这场地震中,神户这座现代化城市的脆弱性一下子显现出来。

防灾技术同时也是建设城市的技术。我们在考虑现在或未来城市防灾救灾的时候,不仅要恢复原状,更要寻求建设一个更安全、更先进的城市状态。

艾伦・霍夫曼(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系荣休教授):我们都在地球生活,SARS和最近的猪流感向大家证明严重的传染病会很快成为影响全世界的严重问题。另外,一些潜在的、可能被恐怖分子使用的生物武器,可能会给整个环境带来破坏性的影响。所以要开发一系列快速检测的工具和技术,进行智能聚合物诊断测定。未来,不需要仪器的辅助,通过手机就可以把检测信息传到当地医院,并进行控制。

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专家估计,到2030年,要比1995年多产60%的稻米才能满足需要。为了解决新世纪的粮食问题,一些国家和研究单位开展了水稻的超高产育种研究,国际水稻研究所在1989年也开展了超级稻的研究,当时计划到2000年把水稻的产量提高20%到25%,也就是每公顷10吨提高到12至12.5吨,但目前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

中国农业部也在1996年立项中国超级稻的计划。我们现在正在努力第三期超级稻攻关:每公顷13.5吨。我们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争取在2012年实现这个目标。如果有7500万公顷种植杂交稻,每公顷按增产2吨计算,增产的粮食1.5亿吨,可以多养活4到5亿人口。

科技创新:

走向城市未来的桥梁

世博会在许多方面拉近了未来,让人们对科技改变生活有了切肤之感。

万钢:科技创新将引领城市未来的发展。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观察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体现在:清洁能源将成为城市能源的主要形式;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模式;城市的运行将具备感知和自适应能力;知识型服务业将成为城市未来产业的主要形态;城市带、城市群(圈)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弘(上海世博会日本展区总代表):日本有一个科技基础项目,叫做“创新二十五”。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开发25个创新技术。在医疗方面,想突破的技术有:能在晚上睡觉之前吃一片,第二天体检结果就可以出来的药片;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的治疗。其他还有没有空气污染的汽车、可以突破各种语言障碍的耳机等。

李光明(上海市世博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世博园区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展台:从世博轴可以看到今后城市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主题馆体现了未来建筑生态环保的特点;文化中心同样也展现了像太阳能路灯、阳光引入、生态建筑等一系列的科技亮点。世博中心是一个生态环保的示范,体现了未来建筑生态环保利用的趋势。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沪上生态家,英国零碳馆,汉堡之家,告诉我们不久的将来建筑应该是怎样的。

施正荣(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我们可以找出十个太阳能是未来主要能源的理由:它可以在非常广泛的地方使用;原料非常丰富;它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它使用非常便利,安装起来容易;它可以弥补高峰和低谷的用电需求;它有非常灵活的应用方案……太阳能生产出的电能价格已经和现在一般家庭里使用的电力价格差不多了。

李政道――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