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社会各界积极评价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

2010-07-0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6月30日,中国共产党建党89周年纪念日前一天,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11位中央有关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首次集体“亮相”,共同会见中外记者。这场见面会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悉11个中央有关部门共有14位新闻发言人。

这11位新闻发言人分别是中央纪

委新闻发言人吴玉良、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邓声明、中央宣传部新闻发言人李伟、中央统战部新闻发言人张献生、中央对外联络部新闻发言人李军、中央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中央外宣办新闻发言人郭卫民、中央党校新闻发言人罗宗毅、中央文献研究室新闻发言人闫建琪、中央党史研究室新闻发言人张树军、中央档案馆新闻发言人郭嗣平,其中两位为女性。他们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纪最大的58岁,最小的45岁。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一种较为直接而有效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老百姓更直接地了解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行为。中共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的集体亮相,实际上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开明、开放的姿态,也体现了已有89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愈发自信与成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说。

尹韵公表示,由于中国政治体制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政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执政行为,这就决定了在党内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开展党务公开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认为,设立新闻发言人、建立新闻发布制度,是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举措,此次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对于各地借鉴效仿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这表明中央是很诚恳、坦然、郑重、负责地来推动这项工作的,而不是敷衍、应付媒体、做表面文章。”叶笃初说,新闻发言人的级别高,决定了其讲话的权威性,而熟悉相关领域工作,使得其能够清晰、准确地发布信息,避免过往一些新闻发布中个别官员因不了解具体工作而讲“外交辞令”“空话”“套话”等现象。

“党务公开接受民众监督,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需要,其现实效果就是加强党和人民之间的沟通,增强社会凝聚力。”叶笃初说,“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表明,越是得到监督,党就愈健康,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愈增进。”

但他同时提出,推进党务公开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包括新闻发布制度在内的各种举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予以丰富和完善,新设立的新闻发言人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锤炼。

尹韵公也建议,党的有关部门的新闻发布应尽量定期化、机制化,除允许记者参加外,可以吸收社会各界的人士广泛参与,让新闻发布会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互动的平台。

纵观11位新闻发言人的工作经历,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的现象非常普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分析,这些发言人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所以对部门的工作运行情况都比较了解。

“他们对于工作的对象、目的以及方法都非常熟悉,是个‘多面手’。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也能做到切合实际,用丰富的工作经验应对各种问题。”竹立家说。

(本报记者殷泓整理)

链接

2009 年9 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曾提出明确要求: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中央外宣办主任王晨在去年12月29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建设,将是2010年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和新闻发布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中共中央共有26个直属机构,目前已有11个部门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全国31个省区市、近一半地市的党委组织部门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

中共中央11部门新闻发言人情况一览表:

资料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门户网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