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城堡上空的蒲公英

2010-07-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德发 我有话说

我们一家是在端午节小长假去上海世博园参观的,第一天就为创造那里的日入园人数新高做出了贡献,成为54.67万分之5。瞧瞧园内随处可见的排队长龙,我们转来转去,始终也没鼓起勇气去当几个小时的龙鳞,只好去一些不用排队的地方聊慰眼球。

第二天再次入园,想想下午就要回山东去,再不看几家像样的展馆太

遗憾了,遂决定再苦再累也要排上一回队。那么,5平方公里的地盘上到处都是展馆,该去哪一家呢?正踌躇间,小外孙女指着一个方向喊了起来:“我要坐缆车!”撒腿就往那边跑去。我一边追她一边看,原来那是瑞士馆,城堡一样的展馆顶上果然有缆车载人运行。到了那里,老伴带两个孩子在旁边等候,我和女儿则去长龙的尾巴梢上做了两个鳞片。

好艰难好漫长好焦急啊!父女俩慢慢往前蹭,先在龙尾,再到龙身,最后好不容易排到了龙头。等我们把那一老二少喊来,终于冲进展馆时,看看时间,排队已耗去了整整3个小时――还算幸运,听说有的馆排队下来是6个小时!

一边擦汗,一边沿着弯道走上去。进入大厅,只见有十几个瑞士人站在那里向我们微笑。细细一看,原来那是一些和人体差不多大小的电子屏幕,触摸一下,其中的一位就会用标准的中文,向你畅谈他对未来的展望和心中的梦想。在他们的身后,是用巨幕电影播放出的阿尔卑斯山。也许是银幕上的冰雪带来了清凉,我的汗水与劳累一扫而光。

两个孩子一直在寻找缆车,急不可耐。当我们走出展厅,沿弯道盘旋而下,来到另一座城堡模样的建筑里面时,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原来这里正是缆车的出发点,6人一厢,一批一批腾空而起。坐上去之后,贴着城堡的圆壁旋转了几圈,眼前豁然开朗――我们居然来到了阳

光照耀下的一片山地!

那片山地,是用泥土堆出来的,面积广阔且覆盖了植被。只见上面细草茵茵,杂花朵朵,令人心旷神恬。那些花草,我大

多叫不上名字,只在它们中间认出了蒲公英。此刻蒲公英们还没有结出那种带尾翼的种子,正高擎着金灿灿的黄花,宣示着它们的野性之美。

缆车继续挂在钢轨上行进。它很低很低,甚至低到能让乘客的脚触到那些花花草草。与我们同车的两个女孩,索性把鞋脱下提在手中,嘻嘻哈哈地用脚丫逗弄那些花草。耳边还有轻轻幽幽的乐声,像马车上摇响的铜铃,又像山间吟唱着的溪水。

我们从草地上飞过,从几座山包旁边飞过,身下是红花绿草,头上是白云蓝天。我就想起: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亲近自然了?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在城市里,已经习惯了由水泥森林构成的沉重与压迫,习惯了由人声车声组合出的嘈杂与喧嚣,今天能观赏一番这样的美丽风光,畅畅快快地透几口气,真是因缘殊胜呵。

正享受着,陶醉着,缆车忽然拐了个弯,来到了一个口径极大的深井旁边。哦,这是我们出来的地方,这是城市的陷阱,我们又要回去了,我们身不由己。很快,我们落到城堡的底部,再次踏上了坚硬而冰冷的水泥地面。

走到墙边,我看着上上下下的缆车,看着井口边的花草,忽然想:瑞士人大概是用这个庞大的装置,在向我们讲述醒世恒言吧?

“城市让人类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个主题,在几十次世博会上第一次提出,也就是说,159年来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作为展品。是的,城市的的确确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不然,今天世界上就不会有如此之多的人住进城市。可以说,城市是人类在地球上造出的最大的“物”,它集中了人口,集中了财富,集中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最大资源,是人类满足各种欲望的最佳场所。因此,城市也成为人类拜物教顶礼膜拜的对象。

然而,地球上的城市是不是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呢?

答案是:未必。

人类不能忘记了自己的本质。说到底,我们还是大自然在亿万年中哺育出的一种生物,城市在历史长河中只出现了短短的一段时间:1800年,全球城镇化率只有2%; 1900 年,13%;2007 年,67 亿地球人中已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如果有上帝的话,他也会为这200年的巨变而惊讶万分!人类用钢筋混凝土将自己与大自然隔离开来,将与大自然血肉相连的生命囚禁在灯光多于阳光、空调风多于自然风的地方,长此以往,人类的存在、发展与进化能不受到影响吗?从城市化突飞猛进的20世纪开始,我们已经看到了人类体能退化、生殖力下降、“城市病”越来越多等一系列严峻事实。再发展下去会怎样呢?别的不说,单是想到若干年之后,城市之外可能再无人类,我们就会不寒而栗!

然而,进入城市的人类已经乐不思乡了。拿我来说,如果让我离开城市,再回到自己出生并长大的农村,我肯定是不情愿的,我宁可呼吸着汽车尾气了此残生,也不愿到乡间忍受“寂寞与孤独”。于是,偶尔去乡间和大自然亲近一下,然后一边咒骂着城市,一边龟缩回城市,这就是我们这些伪君子的可笑行径。

瑞士人把这个展馆的主题定为“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则充分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忧患意识。我的感觉是:这个展馆既满足了我,也嘲讽了我。

离开展馆时,我回头看看在城堡上空招摇着的花花草草,心想:等到蒲公英的种子成熟之后,它们会不会借助黄浦江上的风,将瑞士人构思的这个主题传送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理解呢?(作者为山东省作协副主席)

图为瑞士馆上空的缆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