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苏盱眙大云山 千年汉墓“初露真容”

2010-07-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王庄越 我有话说
本报南京7月17日电经过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近10个月的考古勘探与发掘,江苏盱眙大云山千年汉墓今日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

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是一处极为壮观的陵园式诸侯王级别的西汉古墓群,墓园内发现有大墓3座,武器坑2座,车马坑1座,各种等级的陪葬墓13座,并出土了金缕玉衣、贴金镶玉的玉

棺材等重要文物。

据记者了解,大云山千年古墓平面近似正方形,边长约500米,面积达25万平方米,墓园四面还发现了夯土墙,墙体中部均开有门道。主墓现有东西并列的三座,平面均呈“中”字形,南北各有一条斜坡墓道,下有木椁,为夫妻同冢异穴合葬的大型竖穴岩坑木椁墓,墓坑上堆筑有高大的封土堆,时代为汉代早期。墓园范围内还钻探出多处夯土台基及瓦砾堆积,出土大量汉代筒瓦、瓦当,这说明当时墓园内应该建有大量相关陵园建筑。

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厚葬”之风最为盛行,因此,大云山千年汉墓也难逃盗墓者的“毒手”。规模最大的1号墓早在东汉晚期就被盗掘,后来的唐宋时期也屡有盗墓贼光顾。就在2009年,有4个盗墓贼在盗墓过程中因盗洞坍塌,窒息死亡。“1号、2号、8号墓都被盗劫过,1号墓最为严重”,大云山汉墓领队李则斌告诉记者。虽然屡遭盗掘,但大云山汉墓还是出土了青铜香薰、陶罐、铜镜、玉蝉、玉带钩等大量珍贵文物,考古人员还在2号墓发现了两套金缕玉衣和一具制作精美的玉棺。

大云山西汉高等级墓园的考古发掘工作还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对于神秘墓主人身份,考古专家尚不能给出确切答案,但根据墓葬规模、形制、出土文物,有关专家推测,墓主人很可能是西汉时期的诸侯王。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改革任务,并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全面指引和根本遵循。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经核实,此为固定搭配),贯彻落实全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全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和支撑作用。【详细】

      【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