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架起雪域与江城的“彩虹桥”

2010-07-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梁建强 我有话说
7月9日,武汉市第六批援藏队启程赴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此前,已经有五批33名武汉援藏干部先后进藏;正是这一批批“江城精英”,凭着坚韧的毅力和高尚的信念创造了援藏工作的“武汉模式”。

如今的乃东县,宛如青藏高原的一颗“明珠”。乃东县的变化,饱含着武汉援藏干部的辛勤汗水;他们,在雪域高原和江城武汉之间

架起了一座绚丽的“彩虹桥”。

下活民生一盘棋

乃东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与雅砻河交汇处。这里平均海拔3650米,面积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58000人,大部分是农牧民。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很差,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成为当务之急。

武汉市提供的援藏资金中,80%投向了民生工程。在贫困山区结巴乡,投资近千万元的现代化小学已经建成;投资600万元的泽当安居工程,为千名群众改善了生活条件;投资200万元的疾控中心,填补了乃东没有县级公共卫生机构的空白……

41岁的扎西米玛,是乃东县金鲁社区的居民。以前,他住在4000多米的高山上;2007年,政府动员他搬下来,还给补贴了1万多块钱。如今,社区通了路、通了水、有了电视、有了太阳能。

乃东县北部海拔5000米的索珠村,有一所18名学生、1名老师的帐篷学校。2002年5月,武汉市第三批援藏工作队队长、时任乃东县委书记的谢宗孝得知这一情况,立刻联系武汉市相关单位,着手建设新校舍。2003年6月校舍建成,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几十位牧民和他们的孩子们手捧哈达、青稞酒和酥油茶迎接谢宗孝和他的同事们。据谢宗孝介绍,第三批援藏工作队在乃东期间,共援建大大小小的学校10余所,帮助不少藏族孩子重新回到课堂。

去年3月,乃东克松村居民,集体联署《致百万翻身农奴的公开信》,表明永远跟党走的决心,被全球众多媒体报道。

筑起发展一条路

沿雅鲁藏布江而行,四周是连绵的灰色山川,泽当镇甲嘎农场就坐落在其间。2002年,武汉新洲青年甘学东和爱人益西卓嘎在这里尝试高原养鸡。由于气候、技术等原因,头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07年,武汉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队长、时任乃东县委书记的苏霓斌前来调研时,被两口子的精神感动。2008年,援藏队安排益西卓嘎赴武汉参观培训并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如今,益西卓嘎已经办起了西藏第二大养殖基地,养鸡数量从200只上升到100余万只,带动上千藏民致富。

从第三批、第四批援藏工作队进驻乃东开始,武汉的援助从“输血”变成了“造血”。通过十几年的探索,逐步建立起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多方援助”的立体援藏工作模式。

智力援助,是最有效的“造血”方式。为此,武汉市实施了“三百”培训计划,每期为乃东县培训100名专业技术人员、100名农牧区致富骨干、100名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同时积极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藏指导服务。有了技术支撑,乃东县藏鸡养殖成活率由原来的不到60%提到80%以上,农民成功种植出了高产优质西瓜。如今,乃东特产专卖店已常驻江城武汉。

为发展旅游业,援藏干部争取资金,相继启动对西藏第一宫殿――雍布拉康宫、西藏第一佛堂――昌珠寺的改造维修工程。近年,随着结巴乡休闲度假村、金鲁村乡村游示范点、传统哗叽手工编织等项目推进,乃东成了吸引内地游客的热土。

从2006年到2009年,乃东县国内生产总值由12.93亿元增长到21亿元,年均增长17.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816元增加到4867元,年均增长19.3%。

共创藏汉一家亲

“有您这样热心的朋友,让我重新拾起对未来的憧憬……”这是颇章乡雪村姑娘白玛曲尼写给援藏干部岑州的感谢信。岑州每年都给她寄来2000元钱,帮助她继续学业。目前,白玛曲尼已经考上拉萨师专,即将成为人民教师。

第五批援藏队的5名干部,每人都结对资助一名藏族贫困学生。“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在乃东,援藏干部唱得最多的歌曲,就是这首《一个妈妈的女儿》;“为亲人工作”,成了他们不竭的动力。

2005年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武汉市投资两亿多元,在东湖之畔修建了一所面积大、环境美的西藏中学;2010年,市政府资助300万元、相关方面提供1000万元的贷款担保,在武汉展览馆动工兴建2000平方米的汉藏文化交流基地。

短短几年间,在武汉援藏队的帮扶下,金鲁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期育肥、藏家乐、经济林木种植等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一个绿树掩映、漂亮整齐、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新村成了乃东一道亮丽的风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