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筑应使城市更美好

2010-07-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郑时龄(建筑学专家、同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我有话说

世博会有三项重要的内容。第一个是展示人类社会得到的成就;第二个是展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挑战;第三个是展示我们未来

怎么去解决这一挑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的核心价值,就是促进发展和环境宜居。历届世博会都有一定主题,我们这届世博会把这样一个主题鲜明地提出来,就是要高扬可持续发展的旗帜。

什么才能使城市更美好呢?是建筑,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城市历史,城市管理等,还有最重要的是城市市民的素质,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等等,只有这些是美好的,城市才能美好,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她的独特的建筑,这是城市创造力和城市精神的表现。在更深的层次上看,城市建筑体现了城市和社会的理想、信仰、制度、伦理和价值观。建筑是人的反映,是社会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什么样的城市。建筑告诉人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走向何处。建筑体现了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城市的性质,政府的机构、政策和管理,建筑也是我们生活与工作的伦理和态度的反映。人们在建筑中寄托着希望和理想,用建筑提升城市的品位。历史建筑见证了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建筑,历史就不会如此栩栩如生。

上海城市的发展与上海的建筑是一个整体,如果上海失去了城市赖以自豪的历史建筑,我们对上海城市发展的认识就会缺乏形态的佐证。如果没有陆家嘴那些高层建筑,改革开放的记录也许就不那么完整。

建筑代表着人们对环境,对未来的态度,建筑反映了一座城市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建筑又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里程碑,代表着进步和繁荣。建筑必然是地域化的,除非是建游乐场,今天的人们不会再去模仿凡尔赛宫和圣彼得大教堂那样的建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华大地上曾经出现过反历史主义的伪巴罗克式建筑,到处都仿建了西方的柱式、山花和圆顶。今天甚至有人想在浦东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旁边建造一座欧式新古典主义的高层办公楼,戴一顶西方圆顶式的瓜皮帽。抽去新古典主义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文化背景之后,这样的模仿只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倒退,是缺乏时代精神的表现。

一方面,我们的城市需要新建筑,需要优秀的建筑。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呵护历史建筑。历史建筑需要全民善待,爱护我们这座经历了近千年发展演变的城市,爱护建筑,尊重建筑师,尊重文化,尊重艺术。不能将我们的城市,将历史街区,将城市中的建筑看作是积累资本的掠夺对象。历史告诉我们,城市的积淀与资本的积累是同时形成并完善的。

任何城市的演变都是城市的历史与引入新因素的相辅相成。城市的历史和历史建筑应当是我们的资源,城市的特色,而不应当看作城市建设的障碍。

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是非常有成效的,上海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近代工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近代文化的中心,又是中国近代建筑的发源地。上海留下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近代建筑,这些都是我们城市宝贵的资源。上海的文化有自己的特点,既有传统的文化也有许多地域性的文化。上海是个移民城市,海纳百川,是一个混杂多元的城市。上海引进的西方文化也是很有特色的,那些舶来文化都经过杂交和兼容。比如,外滩的建筑没有哪一座是正统的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建筑,我们叫它是“折衷主义”,也就是“拿来主义”,什么好就拿什么,正因为这样也形成了上海城市丰富多彩的特点。上海在1999年作了一个历史风貌保护规划,从建筑单体的保护扩展到整体的保护,把历史建筑与风貌保护提到非常高的地位。398处建筑和建筑群列入优秀近代保护建筑名单,划定了11个风貌保护区,240个地块,总共有大概1000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作为保护、保留和改造。从总体上说,上海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还是很有特色的,上自领导,下至百姓都建立了保护意识。整个城市的结构没有大动,基本保持了原来的肌理。

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是我们探索城市发展理念的最好机会,我们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内在功能的转化和实质性的变化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