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守护大学生的“第三课堂”

2010-07-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马德秀 我有话说

如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是大学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深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作为与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并列的一个重要方面,着意开拓创新。

早在200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就专门成立了“网络宣

传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职办公室(简称“网宣办”),变“各方不管”为“多方齐管”,实现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领导和归口管理。

在成立网宣办基础上,逐步建设和形成三支队伍:第一支是网络舆情评论员队伍,隶属网宣办指导,由28名理论专家、院系领导、辅导员组成;第二支是学生网管员队伍,由选拔并培训的200多名学生组成;第三支是饮水思源BBS站务组队伍,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培训和指导。在健全、强化队伍建设的同时,学校在985二期、三期、211三期建设中分别予以强力投入,使交大学生的网络幸福感指数逐年提高,他们形象地把校园网喻之为“网罗天下”、“e网无前”。

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活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及时、深入、真诚地倾听同学网上心声,适时把握网络舆情热点,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校网宣办的全年无休的《网络舆情信息日报》成为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天上班后的工作“早餐”。从日报中,大家最快、最真切地了解同学中关注的热点、心声;对部分同学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第一时间批示,及时化解了一些萌芽中的矛盾。

上海交通大学集全校之力,联合兄弟院校,牵头并承建全国第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示范性网站――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开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同时,鼓励学生自行建设“励志讲坛”等网站,拥有视频点播、延伸阅读、在线预约等多种功能,增强了网络思政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施索华,从第一课堂走到第二课堂,又在网上开设第三课堂,网上“施索华工作室”成为同学心灵的花园。辅导员凌惠老师,坚持多年开设思政博客,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大学生的生活。近百名辅导员群体开设实名制“思政博客”,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两点: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坚定方向。不管形式如何多变,内容如何多样,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面对网络信息海量、思想意识日趋多元化的态势,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理直气壮地坚守和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二是坚持“内容的先进性”与“技术的先进性”相结合。80后、90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快,并富有质疑精神。把“内容的先进性”与“技术的先进性”有机结合起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无障碍地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让真理和心灵对话”,发挥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