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化工企业沿江布局隐患多

2010-08-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我有话说
本报长春8月1日电8月1日,记者从吉林省政府了解到,松花江化工原料桶打捞工作基本结束,共打捞和锁定7071只,没有一只流出吉林省境。据环保部门连续跟踪监测,至今为止松花江水质未见异常,符合国家地表水标准。

截至8月1日16时,全省共打捞出6387个原料桶,经8支搜索队伍认真搜查,在水毁房屋、玉

米地、退水泥潭浅滩中还另外发现并锁定684个原料桶,正在组织挖掘和处理,其余正在搜索排查中。至此,总共打捞和锁定7071个原料桶,流入松花江的原料桶已基本完成打捞。

沿江布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结果

打捞上来的桶数虽然在增加,在厦门上大学的朗成还是颇为担忧:他的家就在吉林省吉林市的松花江边,尽管媒体及环保部门始终在通报,被暴雨冲进松花江的7000多只化工原料桶目前并未给松花江干流造成污染,他还是担心父母的吃水和安全问题。

朗成的担忧来自7月28日。那天,吉林省松花江流域突降暴雨引发山洪,永吉县城全城被淹,致使该县新亚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和吉林众鑫集团的库房被冲毁,里面4000个左右空桶和3000个左右原辅料桶冲入松花江。

而就在同一天上午,相隔数千里的长江之滨的南京发生了一起塑料化工厂爆炸,13人死亡、120人住院治疗。

暴雨和爆炸将中国江河沿岸重化工企业布局所带来的环保困惑再次冲击到人们面前――化工企业沿江布局,还有多少隐性炸弹?

2006年,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曾经进行了一次中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查。结果表明,总投资约1万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

“大化工、石化企业布局在江河湖海沿岸多是计划经济时期战略布局的结果。”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于潇教授表示,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业布局多为“孤岛式”,因为生产用水、排污方便、就地取材等多种因素,形成了一个地方集中发展一种工业的现象,并由此形成了化工城、石化城等发展格局。

沿江布局给安全带来了日常隐患

“近年来新上马的化工、石化项目需要通过环保评估才能放证通行。”于潇认为,环保评估是严格的。

来自其他专家的另外一个声音是,即使每个项目都是达标排放,但由于整个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项目聚集在一起,还是会产生污染叠加效应。

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9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也验证了这一事实:辽东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等局部海域污染严重,而这些海域附近密布着近年建成的大小化工园区。

把化工企业布局在江河湖海沿岸、城市水源的上游、人口稠密城市的近郊,给城市和居民的安全带来了日常隐患。一旦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则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亡羊补牢。每次的化工事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背后还耗费着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补救。此次化工原料桶冲入松花江后,吉林省设置了七道防线,动用了数以千计的解放军战士、公安民警、当地居民进行打捞,下游的黑龙江也提前准备,同样架起了八道拦截网。“吉林省多次召开了由专家组成的会议商讨对策。”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霍明昕介绍说。

还有无法补救的伤害。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酮酸水渗漏事故,造成了上杭县渔业产业链断裂。7月16日,大连市输油管线爆炸引发原油泄漏,造成周边183平方公里的海域污染……

“当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布局性的环境隐患和结构性的环境风险,将取代个体的污染,成为我国环境安全的头号威胁。”这段发表在2006年的警告一语中的。

“这是一个老话题。早在几年前国内学者就提出化工企业再布局时需要远离大江大河。”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付诚认为,在布局已经形成的今天,化工企业事故频发,我们更需要关注管理的问题。回首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化工事故,如大连输油管线爆炸、南京化工厂爆炸,甚至无数矿难,多是人为因素造成,是管理的问题造成的。因此他建议,要按照化工企业的规律去管理。

“从行业的角度去管理,是防患于未然的最好举措。”霍明昕说,尤其要对小化工企业加强监管。

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化工业仍然是经济增长不可替代的“主题曲”。“远离城市建立工业园区将是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于潇表示,吉林市正在建设北部工业新区。在长吉图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中,这也是计划应有之意。

8月1日,在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两名村民正将打捞上来的原料桶绑在树上以免被冲走。新华社记者褚晓亮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