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每一片绿色都是一块丰碑

2010-08-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荣 耿建扩 高平 通讯员 薛海军 我有话说
林荫蔽日,凉风徐徐;草丰花艳,心旷神怡。在晋西北黄土高原上,有一处150万亩的乡野“公园”。山西省右玉县的11万老百姓,就生活在这座“公园”里。

然而,六十年前,位于晋蒙交界处的右玉县,还是一个风沙弥漫、沙逼人退的不毛之地。正是从那时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的右玉人选定了一条植树造林、改造环

境的科学发展之路,18任县委书记认定绿化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走出一条生态兴县之路,用自己的双手建成了今天的“塞上绿洲”。

“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

右玉县位于外长城脚下,著名的“走西口”,说的就是该县境内的“杀虎口”。特殊的地理气候,加上历史上长期的战乱,给右玉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常年的风沙、干旱、霜冻、冰雹,使当地百姓民不聊生。到解放初,右玉境内森林覆盖率不到0.3%,全县沙化面积达76%。

1949年6月,解放后右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为了摸清右玉的家底,与县长江永济一道,手拿地图,身背军用水壶,徒步穿行在右玉的荒山秃岭间。考察中,一家母子三人相依相偎走西口逃荒的场景刺痛了他们的心。“大嫂,请相信,共产党一定会让老百姓过上好光景!”解下随身带的干粮放在大嫂手上,张荣怀流泪了。

右玉百姓的生存问题成为摆在这位县委书记面前的第一要务。

二十多天的跋涉调查,张荣怀找到了从根本上解决右玉问题的突破口――人要想在这里生存,就得先让树在这里扎根。县委工作会议上,张荣怀第一次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家家都不误,人人十棵树。”

从此,右玉县掀开了植树造林、改造山河的新篇章。

1952年3月15日,右玉县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主题就是“要想富,多栽树”。会议的当天上午,一场大风刮得天昏地暗,“咔嚓”一声,院子里碗口粗的一棵树被拦腰刮断。第二任县委书记王矩坤镇定自若,鼓舞士气:“同志们,老天爷向我们宣战了,你们说该怎么办?”代表们异口同声地说:“跟它干!”

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县里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把上级拨下的救济玉米作为造林报酬,并为开始造林的单位和个人发放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林权证。

咬定绿化不放松

右玉人的植树造林之路走得并不平坦。他们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本地气候寒冷,往往是树苗还没长多少,就被冻死了。二是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一棵树要经过三年的适应才能成活。三是风沙侵害,常常第一天栽下树苗,到第二天不是被大风刮走,就是被黄沙掩埋。

面对这种状况,全县上下迎难而上,靠着一张铁锹两只手,展开艰苦卓绝的造林绿化“人民战争”。为了使树苗在黄沙地和碎石山头成活,人们挖开黄沙找新土,秸秆打捆堵流沙,刨出碎石换土层,栽不活树不罢休。经年累月,营造出一片片人工绿洲。

走在今天的右玉,人们还可以看到当年“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上工地,各行各业都有份”的绿化大会战痕迹。六一林、青年林、三八林、夕阳林、文教林、宣传林、财贸林、政法林、同心林、民兵林……当年各界群众义务植树的见证,已成为今天右玉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右玉,每一片绿色都是一块不朽的丰碑。

肆虐的狂风曾在右玉古城北部,堆起一道连绵40里的黄沙梁,并且每年以18米的速度向古城移动。每到大风刮过,古稀老人冀佑民总要拄着拐杖到城墙上,喃喃自语:“这沙子又往上长了一寸啊!”沙魔的挑战,更加激发了右玉人民的斗志!全县1000多名党员干部摩拳擦掌,决心大战黄沙洼,决不让古城消失!老干部韩祥记忆犹新:“那地方风大没水,尽是干流沙。头一天挖开坑儿,第二天就被风沙埋了。好容易把树栽下,第二天一看,又全被刮倒了。辛辛苦苦挑来的水,浇多少、渗多少,像个无底洞。”

植绿黄沙洼困难重重。经研究论证,县委决定先绿化上风向的苍头河、马营河两岸,阻住风源,回过头来再战黄沙洼。就这样,历时8年,黄沙洼终于变成了绿宝盆。

年复一年,右玉人坚定不移搞绿化。老虎坪、杀场洼、盘石岭、滚石沟……这些听起来都骇人的地名,一个个被踩在脚下,一片片绿林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右玉人总结出了“秋冬挖坑熟土,来年春季植树”、“松树保土带根成活高,杨树浸泡充分发芽早”、“柠条打顶成型好,自办苗圃投资少”等科学育林方法。

在植树造林、绿化山河的进程中,右玉人敢闯敢试、因地制宜、尊重科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三年困难时期,县委书记庞汉杰的妻子回老家垣曲探亲,亲戚们给她带些红枣,她却说:“不用了,还是给我带些松籽吧,我想试试看右玉能不能种出松树来。”她育出右玉第一棵松树苗,却饿倒在东门外的苗圃里。

在科学理念指导下,顽强不屈的右玉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发起了一个又一个绿化战役,并且捷报频传。“哪里能栽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哪里有风哪里栽,要把风沙锁起来”,“适地适树合理栽,又把三松引进来”,“乔灌混交立体栽,绿色屏障建起来”……朗朗上口的科学口号,变成人们的行动指南,右玉大地上的绿色画卷不断铺展。

天道酬勤。如今,全县林地面积由解放初的8000亩发展到15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0.3%提高到52%,高出全国平均值30个百分点。良好的区域小气候已经形成,沙尘暴天数减少51%,平均风速降低29.2%,年平均降水量较周边地区多三四十毫米。

生态文明美如画

杨千河乡南场村掩映在万亩松林中的绿油油的草场上,数百只山羊在悠闲地吃着嫩绿的青草。这是农民秦元的羊群,靠着这群羊,他每年收入4000多元。生态文明带来畜牧业的大发展。据统计,今年全县养羊65万只、奶牛9000头、大畜5万头。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右玉有古长城、古堡、古关、古桥、古道,但人们更衷情于右玉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夏天,人们行进在绿荫蔽日的公路上,消闲在风景如画的村庄里,出门看花草,上山摘野果,白天嬉山鸟,晚上听松涛。无论是八大景区、三大公园,还是新上的大型狩猎场、滑雪场、高尔夫球练习场、生态植物园等,都是国内外游人的好去处。右玉县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旅游县等许多荣誉。

优美的生态环境,无公害的农产品,吸引了一批品牌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山西最著名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太原六味斋来了,对环境要求特别苛刻的北京汇源饮料公司来了……沙棘饮料、汇源果汁、无公害豌豆糊等一大批品牌商品走向全国。山西国际电力来了,国电华北电力来了,北京格瑞特、太原诚达等一批风电领域的龙头企业也陆续进驻右玉。

生态兴,百业兴,右玉迅速富起来。七年前,全县财政收入不到3000万元,去年猛增到2.8亿元,今年1至7月份就达到去年全年水平。

60年前,右玉人不懂得什么是“生态”,植树造林只是出于生存的需要;60年间,右玉人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了“生态”,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生态文明。右玉之路,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没有高耸的烟囱、没有遍地的煤窑、没有刺鼻的浊气、没有流淌的污水,靠绿树林海、牛羊成群、遍野清风、蓝天碧水,同样能够走向富裕。 

右玉新貌。本报记者高腾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