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武汉抗战时期的“文协”

2010-08-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庄桂成 我有话说
在武汉抗战时期(从1937年12月17日蒋介石发表《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到1938年10月27日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相继失守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中国抗战处于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的过渡期,因抗战的中心转到武汉,故名),中国军民为了保卫家园,抵抗日寇侵略,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都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
力。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此期间就曾团结了文艺界人士,在组成统一战线、创作抗战文艺、赴前线慰问抗敌将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文协”成立的缘由,从客观上看,是全国的文化团体、机关及学者、文人都从沦陷区向武汉汇集,当时的形势需要一个统一的组织来领导。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战争的深入,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国民政府西迁,武汉一时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文化界里有人提出了“到武汉去”的口号。长期生活在书房、亭子间、文艺沙龙里的学者、文学家、艺术家,离开了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长途跋涉来到武汉。武汉顿时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从主观上看,从各地汇聚而来的文化人,都怀有一颗救国抗敌的赤子之心,都主动要求团结起来战斗。长期以来,中国的作家们因身份的不同,始终不能统一起来。“九一八”以后,一些文艺工作者虽有抗日的要求和行动,却行动不一,各自为战,以致不能发挥文艺作为战斗武器的作用。在此之前,有些作家企图把自己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现实分开,蒙着头在那里做着自己的艺术美梦。可是,日军的炮火不仅摧毁了平、津、沪、宁这些中国昔日的文化中心,也摧毁了这些人的梦想,使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只有团结御侮,才能挽救国家于危亡,也才有自己的个人前途。

“文协”成立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临时筹备、正式筹备和正式成立三个阶段,可以说在组织上经过了充分的酝酿。聚集于武汉的众多文化人士,为了“文协”的成立,先后召开了多次临时筹备会议,包括两次非正式的“酒会”。在临时筹备阶段,拟定和通过了四种文件: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由楼适夷起草;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章草案,由冯乃超起草;全国作家调查表格,由王平陵拟定;以正式筹备会名义分致各地文艺界负责人的公函,由老舍、王平陵起草。还推举张道藩、老舍、胡风、王平陵、胡秋原、穆木天、冯乃超等人,组织正式筹备会。在正式筹备阶段,茅盾起草《告全世界文艺家书》,老舍、吴组缃起草大会的成立宣言,胡风起草《致日本被压迫作家的公开信》,楼适夷起草慰劳最高领袖暨前敌将士电,由盛成、秦涤清、卜道明、戈宝权等将各项宣言译成各国文字,交由媒体对外发表。最后,成立大会于1938年3月27日按期在汉口总商会礼堂召开。会场上悬挂着“拿笔杆子代枪,争取民族之独立;寓文略于战略,发扬人道的光辉”的大幅标语。出席代表和来宾五百余人,是中国文艺界一次空前的盛会。大会推蔡元培、周恩来、罗曼・罗兰、史沫特莱等十二人组成名誉主席团。主席团由邵力子、冯玉祥、郭沫若、老舍、胡风等十余人组成。

“文协”成立后在武汉的活动,既有建立作家通讯网、创办会报《抗战文艺》等协会自身组织的建设,还创作了许多鼓舞国人士气、反映军民英勇抗战的文艺作品,此外还有一些赴抗战前线慰劳将士的活动。具体言之,“文协”对武汉抗战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编辑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团结了文艺界的抗战力量。《抗战文艺》是“文协”的阵地,有利于广大会员之间的紧密团结与合作,是当时在国统区发行最广、影响最大、存在时间较长的进步文艺刊物,对抗战时期文学与文艺运动有极大影响。

其二,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繁荣了武汉的抗战文艺。武汉抗战时期,涌现了许多报告文学作品。丘东平的《第七连》叙写了第七连连长丘俊带领队伍在上海附近的一次战斗,赞扬了抗日军队中士兵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诗歌方面,胡风主编的《七月》在武汉创刊,聚集了艾青、田间、邹荻帆等一大批新老诗人,他们创作了《为祖国而歌》等诗集。小说方面,当时活跃在武汉文坛的作家有姚雪垠、舒群、王鲁彦、吴组缃等人,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著名作品有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等。

其三,进行了大量抗日宣传活动,鼓舞了武汉军民的抗战士气。“文协”特别注意动员和组织作家去前线劳军慰问,到民间访问难民。在鲁南台儿庄歼敌大捷后,“文协”即于 1938 年4 月14 日派理事郁达夫、盛成携带“还我河山”的锦旗和大量《告慰台儿庄胜利将士书》,前往抗日前线慰问;5月14日,茅盾、郁达夫、老舍、冯乃超、胡风、张天翼、丁玲、夏衍、王平陵等18人在《抗战文艺》1卷4期上联名发表《给周作人的一封公开信》,严辞谴责周作人的叛国行径。

“文协”是中国新文学发生以来文艺界第一次大联合。它虽然在武汉活动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它结束了文坛上长期存在的自由散漫局面,迅速聚集了武汉抗战的文化力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艺界一直处于四分五裂、众声喧哗的局面,各种社团流派众多,“文协”成立后,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大家求同存异,均统一在这面旗帜之下,肩负起抗日救亡的历史重任。在这个文艺团体中,有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士,也有国民党人士,真正实现了民族文艺家的大团结。正如周恩来在大会演讲中所说:“全国的文艺家们在全民族面前,空前的团结起来。这种伟大的团结,不仅仅是在最近,即使在中国历史上,在全世界上如此团结,也是少有的,这是值得全世界骄傲的。”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