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发现元代武库和石弹

2010-08-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高平 我有话说

本报呼和浩特8月10日电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元上都遗址考古队近日在对元上都御天门瓮城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一座元代武库和堆放在武库中的200余枚石弹。有关专家认为,这些考古发现证明了元代炮弹的实心形态,并体现了元上都当时的防卫状况。

内蒙古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王大方向记者介

绍,最新发现的石弹呈圆形,采用较软的石料磨制而成,每个石弹的直径为12至15厘米,重0.5-1公斤,既可以由卫兵用手向城下投掷,也可装在抛石机上进行抛射。

史料记载,元代的炮弹有石弹、铅弹,均为实心弹。自明朝中期以后,部分火炮的炮弹才由实心弹改进为爆炸弹。“这次在元上都御天门遗址发现的大批石弹,证明了元代的炮弹还是实心弹,同时也说明了当时元上都的守卫部署十分严密。”王大方说。

13世纪初,蒙元军队在与南宋交战中设立了“炮水手元帅”,并使用一种被称为“襄阳炮”的巨石炮,它是利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战具。在火炮出现以前,抛石机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兵器,它可抛掷大块石头,砸坏敌方城墙和兵器,也可抛掷成组的石弹,打击攻城的敌兵,具有相当大的威力。

王大方说,这些发现不仅对研究元代的炮兵装备很有价值,而且在元上都御天门宫城防御体系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与元大都(今北京)共同构成元代的首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因此,元代政权对两都的守卫极其重视,专派10余万精兵守卫两都。

据悉,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已作为蒙古族游牧文化区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考古研究工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