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疆历史文献现“真身”

2010-08-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庄建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8月13日电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项氏群玉堂刻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秦藩朱惟焯刻嘉靖二十九年(1550)重修本……一个个珍贵古籍、历史文献今天在文化部新闻发布会上跃然屏幕。一周后,这些古籍的“真身”将现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展览选取汉文、?卢字、焉耆
-龟兹文等24种文字的106件具有代表性的新疆历史文献和部分文物展出,是首次集中公开展示新疆珍贵古籍文献,特别是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品。

汉文部分有我国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纸本文献西晋元康六年(296)写本《诸佛要集经》。东晋写本吐鲁番文书《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为《三国志》现存最早的版本。阿斯塔那363号唐墓出土的唐景龙四年(710)卜天寿写本《论语郑氏注》则为反映唐代边疆地区教育的重要史料。吐峪沟石窟出土的唐写本《大唐西域记》系最早传入吐鲁番的《大唐西域记》写本,为研究中亚、印度及丝绸之路各国社会风情的珍贵资料。

民文文献中有新疆焉耆县七个星佛寺遗址出土的九世纪前写本焉耆龟兹文《弥勒会见记》,这部讲唱文学作品,语言古朴典雅,对后世的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反映新疆多民族聚居情况的代表性早期文献、文物还有东汉永和二年(137)八月刻石的《裴岑纪功碑》清拓本,东汉永寿四年(158)刻石的《刘平国碑》清拓本,以及和田出土的汉晋时期(前206-420)?卢字函牍、楼兰出土的东汉(25-220)木简、东汉(25-220)古于阗货币汉?二体钱等,而阿斯塔那191号墓出土?氏高昌国时期的东罗马金币,反映了当时繁荣的东西方商贸往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