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店口:江南小镇的城市化之路

2010-08-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叶辉 通讯员 孙陈超 王冬牛 我有话说

2007年岁末,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铭仕广场落成,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农走进新开张的“两岸咖啡”,冲着服务员吆喝:“每人来一碗咖啡!”

店口老农的自信和自豪是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30年前不通汽车、贫困落后

的店口,如今已成为浙江首富镇,浙江“乡镇城市化”的一个典范。

中国农村的城市化之路该怎么走?乡镇城市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解决哪些问题,突破哪些障碍,政府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发挥哪些作用?记者8月上旬来到店口,探访这个江南小镇的城市化之路。

历史性转变

店口的小城市是由铜铸就的。

改革开放前夕的一天,当100多店口人轮番把一台机床抬进村,那蹒跚的步履迈出的正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第一步。

店口的铜加工业从此发轫。30多年过去,店口已形成以铜加工、管业、汽配、制冷4大产业集群。据统计,店口现有企业4000多家,其中产值超百亿的2家,超10亿的5家,超亿元的27家。全镇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财政收入8.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5880元,镇经济总量全省乡镇第一。店口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浙江省中心镇”、“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急剧集聚使店口传统的行政管理配置已无法适应,城市化已是大势所趋。

2005年,浙江推出“中心镇培育工程”,给141个中心镇赋予特殊的事权和财权,试图通过培育中心镇催生出20个小城市。

“强镇扩权”使店口享有副县级权益,如5000万元以下的投资项目镇有权拍板;财政实行收入总额分成,地方所得部分按8%留镇里,营业税的地方所得增长部分全额留镇,土地出让金除了中央和省上交税费外,全部由镇使用。

乡镇城市化使店口领导用市长的眼光审视城市建设,《店口2010―2030城市总体规划》出台了。

城市化需要巨额资金,镇一级财政何以能够承担?一个农民企业家的举动为破解这一难题打开了通道。

公用民建,民资造城

2005年,浙江名仕管业董事长冯剑铭给市长写信,要求由他出资建造文化商贸广场,“让乡亲们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一要求得到批准。

2007年,投资1.5亿元的铭仕广场投入使用,这个由民资建造的中央商务区创下了五个全省乡镇第一,而其中全省乃至全国乡镇第一家五星级数字电影院更是备受瞩目。

以政府为主导,以民资为主体,以城养城,推动城市化进程,一个全新的“民资造城”探索开始了。

垃圾处理是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服务内容,店口镇以特许经营的BOT方式给民企中伟集团25年的经营权,中伟投资1个多亿建成了店口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用同样的形式,投资1.3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即将竣工;全省乡镇第一条天然气管网建设已竣工并即将投入使用;大型商贸中心“一百万利来广场”建成投入使用;此外,店口还建成24层高的四星级酒店,有6家国际国内连锁的餐饮企业入驻。

正是运用市场的手段,店口近年有30多亿元民间资本投入城建领域,民资作为投资主体成为店口城市化的重要力量。

人口集聚

城市需要人口集聚。而目前店口常住人口仅6万,何以为城?对此,店口领导早已成竹在胸。

按规划,到2020年,店口城区常住人口将达到16万,城市化率65%。

“我们有6万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是店口的建设者,理应成为新店口人。”镇长孙嘉江说。

孙嘉江说,店口的城市定位是“现代生态型工贸城市”,发展方向是“现代产业名城”,城市化离不开产业支撑,有产业才能集聚人口。因此,人口集聚应和产业集聚联动。

店口的产业一直是块状经济,低、小、散。近年来,在诸暨市的扶持引导下,淘汰小企业,扶持大企业,该镇的块状经济迅速向产业集群转型,目前已形成铜加工、管业、汽配、制冷4大产业集群。

“本地农民市民化、外地民工本地化”,这是店口的人口集聚战略。店口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上万农民失地,逼着他们到企业上班。可他们大都家在农村。为让他们融入城市变成市民,店口推出了“宅基地置换”和农民进城购房补助政策:农民用自己的宅基地可换取店口镇里的商品住房,农民到店口购房,可获得5―10万元的补助。此举加快了人口集聚,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在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历史大背景下,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已明确将诸暨作为大城市来规划和培育。”诸暨市委书记王继岗说。“店口镇经历了诸暨市级中心镇、诸北小城市建设的成功实践,提出打造诸北新城的目标思路,既有现实基础,也是发展的要求,既是培育诸暨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城乡统筹、市域协调发展的积极探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