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种精神托起一座城市

2010-08-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唐剑锋 我有话说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精神就像人的脊梁。没有脊梁,人就不能站立;城市没有“脊梁”,就可能被“震垮”;是“脊梁”支撑着唐山走出阴霾、走出悲痛、走向新生、走向开放、走向超越。

34年前,一场突如其来大地震,把唐山这座百年工业名城顷刻之间夷为平地,“二十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34年后,一座崭新的唐山

呈现在世人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不但没有被地震吓倒,还创造出人类同地震灾害斗争史上的奇迹!从1996年以来,唐山一直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50个城市之一。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81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在第18位,在地级市中排在第4位。

唐山靠什么创造了建设史上的奇迹?靠的是“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靠的是“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是抗震精神、是新唐山人文精神:浇铸了唐山建设史上的时代丰碑,描绘出新唐山美好的前景和未来。

抗震精神,新唐山人文精神,是唐山人民奋力抗争,以大无畏的精神开展自救、互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将冀东人民纯朴憨厚、率真大气的性格和敢闯敢干、勇于挺立潮头的英雄气概融合在一起的真实写照,进而升华出一种不朽的精神――新唐山人文精神。

感恩,使“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发挥光大。唐山人并没有在灾难中沉睡,而是想到回报。群众从废墟中爬出来后,抖掉灰尘,揩干眼泪,自发组织起来,救人、保护国家财产,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工作,恢复生产。在四川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唐山人用自己的行动,最早参加抗震救灾。

博爱,使“患难与共的团结精神”变得真实。在震后那些日子里,唐山人相互搀扶,相互接济,少则几户,多则上百人,大家同住一个地震棚,这就是当时的“大家庭”。真的是:“有难同当,有饭同享,有衣同穿,有房同住”。唐山是和谐互助的典范,这种互助精神,进而升华为博爱精神。

开放,使“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自强精神”结出硕果。有人这样形容道:“无泪的唐山”。不是唐山人铁石心肠,而是唐山人把“泪”化作精神,化作“重建家园”的开放意识和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干劲,在改革开放征途上,不断迈出新步子。

超越,使“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一座新唐山。旧唐山毁灭了,唐山人并没有只是沉浸在悲痛的泪水中;他们擦干眼泪,挺直腰杆,投入到新唐山的建设中。创新、超越,是唐山人的一个性格,也是唐山百年发展奇迹的精神支柱。于是,才有了“跨越式发展”的奇迹,才有了新唐山的崛起。

没有“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就没有抗震精神的延续,就没有新唐山的建设成就,就没有唐山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是抗震精神,是“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支撑着唐山人走过了34年!支撑着唐山人取得了崭新的建设成就!也将支撑着唐山人走向未来、走向新的征程、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