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创新引领人类美好未来

2010-08-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冉鸿燕 我有话说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党校系统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创新方法研究会支持、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0创新方法与能力建设上海高层论坛”,8月5日至7日在上海召开。科技部原副部长、创新方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刘燕华,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直机关侨联主席李君如,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元,全国
党校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王克迪等与来自全国党校系统、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全国党校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建军主持开幕式。会议围绕“研究创新方法、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提升能力建设”主题,设立三个分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创新模式与企业竞争力、党校创新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

刘燕华在《创新方法与自主创新》主题报告中说,创新包括: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和工具创新,并强调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方可以称为“创新方法”。

李君如在《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主题报告中指出,从理论上讲,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首先在宣传上,强调自主创新时不应与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对立起来;其次在政策上,应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实践上讲,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法律规定不排斥对外开放。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互动中实现“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双赢或共同推进。

周元的论题为《制造创新方法链:背景、内涵与实施》,阐述了制造创新方法链的深刻背景、内涵与实施艰巨过程;中央党校庞元正教授在《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报告中提出并阐释了“创新劳动价值论”;我国TRIZ技术创新研究专家、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教授作了《TRIZ理论及其应用》的演讲;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齐二石作了题为《管理技术创新》的报告;国防大学胡思远教授以《结构创新的历史性挑战》为题,阐述了“创新三要素”,即价值设计、实现工具和结构保障;中国科学院马润林研究员以《科技创新的要素》为题,指出中国科技管理体制尚未完成服务创新转变问题;赵建军以《高铁创新模式的中国特色》为题,分析了高铁创新之路;中央党校李建华教授作了《系统科学与领导创新能力》演讲,等等。会议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2名、二等奖17名。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改革任务,并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全面指引和根本遵循。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经核实,此为固定搭配),贯彻落实全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全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和支撑作用。【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