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黄石矿冶文明灿耀古今中外

2010-08-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古老青铜文化、近代工业航母、现代矿冶之都……三千年绵绵不息的炉火,孕育了灿烂的矿冶文明,也造就了黄石这座辉煌的城市。因矿立市,以冶兴市,矿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积淀和文化景观,成为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是黄石建市60周年,也是黄石抢抓发展机遇、实施“三

大战略”、加快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8月20日至22日,“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将隆重举行,古老的城市、热情的人民正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嘉宾。

青铜文化发祥地

在黄石市郊、大冶市城区西南约3公里处的金湖之畔,一座3000多年前古老的“状元矿”依然挺立在历史的风雨中,它就是中外文明的铜绿山古铜矿。据载,铜绿山“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先人就是根据铜绿山上的紫色摇曳的铜草花,判断出深埋于地底的铜矿资源。从此,凭着超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开创了足以灿耀千秋的矿冶文明。

1973年,考古人员挖掘出这座古铜矿遗址时,世人为之惊叹。它的开采和冶炼痕迹一直从商代晚期延续到汉代。考古发掘表明,当时已成功地采用竖井、平巷、斜巷的联合开采方法,将矿井延伸到地表以下60余米,低于当地潜水位23米,随同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上千件,其中有大型铜斧、铜锛、石钻、辘轳等采矿工具,还有春秋早期残存的鼓风竖炉10多座。充分证明早在二、三千年前我国就创造了完整的采矿炼铜技术。

这一发现同样打破了外国曾经断言的结论:中国的青铜是从别国而来。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铜矿遗址。于1984年修建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完整地保存了古铜矿七号矿体的全貌。矿区已探明的12个矿体,古代都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开采。根据遗留的炼渣推算,约产铜8-10万吨。1974年春至1985年夏,考古部门配合矿山生产有重点地进行了科学发掘,清理出西周至西汉延绵1000多年间的数百个(条)不同结构的木支架维护的采矿井巷和一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同时还出土了手工开采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工具。目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代表性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黄石地区已发现39处古铜矿冶遗址。其中,位于大冶市的鄂王城、五里界古城、草王嘴古城等遗址,均展现了东周时期青铜采冶管理系统的完整性。

32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采铜矿、冶炼青铜;1093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就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设置大型采矿、冶炼机构青山场院;1031年前,南唐在这块文明的土地上设置县治,取“大兴炉冶”之意。

走近先祖们留下的痕迹,你会为他们的智慧与精神所深深感动、震撼。在这样一座巨大的“古工厂”中,还隐约响着先祖们劳动时热火朝天的声音,隐约闪现着他们创造文明史话的身影。

中国近代工业摇篮

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黄石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

清末,外敌屡犯,积贫积弱的清王朝已是油尽灯枯。发展民族重工业,被许多有志之士奉为救国救民的重要出路。其中,“中国近代重工业之父”张之洞主张“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军械、轮船、火车等,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之铁。”

1889年,时年52岁的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继续推行任两广总督时未完成的大业――发展钢铁工业。此时,有着千年矿冶历史的大冶铁矿,以其矿藏量之大、品位之优引起了张之洞的重视。从此,张之洞在黄石拉开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的序幕。

1893年,大冶铁矿正式投入生产,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座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如今,这座古老的矿山依然机器轰鸣、生机勃勃,成为武钢的重要“粮仓”,贡献的铁矿达数亿吨之多。

此外,黄石地区有着丰富的石灰矿、煤矿,大冶湖北水泥厂(华新水泥的前身)、源华煤矿、利华煤矿相继建成投产,为民族工业贡献了大量的水泥、煤炭,也搭起了现代黄石工业布局的“骨架”。与此同时,一批世界先进的机器设备、交通工具、通讯手段,还有大量外省、外国技术专家来到黄石,客观上促进了黄石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

1892年,为将大冶铁矿的矿石运至汉阳铁厂,张之洞购进德国器件及机车,兴修了一条从铁山至石灰窑江岸的30余公里的运矿铁路,这也是南中国第一条铁路。同时,张之洞还在西塞山江岸兴建了两座装矿码头,建立由“楚强”、“楚富”等7艘拖轮组成的运矿船队,开辟了汉冶航线。

面对旧中国风雨飘摇的动荡局势,黄石如同一位有担当的伟丈夫,勇敢地扛起了民族重工业振兴的“大梁”。专家说,黄石城市的形成,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多的矿冶企业:大冶铁矿、大冶钢铁厂、华新水泥厂、鄂南电厂、源华、利华煤矿。这些大型企业的开办,直接带动了铁路和码头的建成,人口的流动,使得铁山、下陆、石灰窑渐成一体,一座新兴的矿冶工业城市雏形渐现。

新中国六大工业基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之时,黄石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前列。凭借优质丰富的矿藏、密集的大型现代工业企业以及先进的生产力,使黄石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工矿特区”。

1945年5月15日拂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横渡长江,石黄镇和平解放。是夜,大冶县城解放。由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并设石灰窑工业特区特派员。6月12日,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将大冶县的石黄镇及铁麓、申五、上乐、下章等四个乡划出,成立“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1949年9月29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工矿特区。

1949年6月19日,第一任工矿特区区长刘金声说:“成立大冶工矿特区是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发展工业商业,支援全国的解放……这个区域因为是工业区,上级特别重视,将来生产物质可以支援其他地方。”

第一个工矿特区的成立,证明了新中国对黄石地区矿冶的重视和关注,也为黄石建设埋下了伏笔。1950年8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致电中南军政委员会,核准建立湖北省辖黄石市。黄石,这一名称从此载入史册。

一份贡献,一份荣耀。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先后两度视察黄石,并希望大冶铁矿和大冶钢厂“办大办好”。

作为一座新生的重工业城市,黄石一直牢牢坚守在“工业粮仓”的阵地上,源源不断地向国家输送大量原材料。据统计,黄石由建市起直到2008年,累计向国家贡献1.9亿吨铁、74.13万吨铜、4500万吨原煤、5.6亿吨非金属矿;产钢2865万吨、铜270万吨、水泥1.25亿吨,累计提供矿产资源及其深加工产品9.62亿吨,直接上缴利税270亿元,累计贡献35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家同期投入的6倍。

在默默奉献中,黄石也逐步壮大了自己的产业实力。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黄石建成了全国十大特种钢厂之一的湖北新冶钢集团公司、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三大水泥集团之一的华新水泥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当前,全市已形成年产25万吨铜、200万吨特钢、10万吨铝、1500万吨水泥、200万吨煤的生产能力。

就是在今天,黄石八大主导产业集群中,有五大产业集群与矿产直接相关――特钢产业集群、有色产业集群、建材产业集群、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能源产业集群。“神六”、“神七”飞船采用新冶钢生产的无缝钢管、黄石邦柯科技公司研发的列车配套检修设备牵手武广高铁……多年来,黄石早已由原材料基地向材料深加工升级蜕变,“黄石制造”更是享誉全国。

改革开放以来,黄石更是以其历史留下的雄厚的工业基础,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光环中大放异彩,一路抒写着“黄老二”的辉煌。历史最高时期,黄石采掘业及其加工业生产总值占GDP总量的62%,黄石的实力仅次于武汉,成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

矿冶文化引领城市转型

三千年的炉火,锻造出了千古传承的“铜斧熔炉”精神。“不怕牺牲、千锤百炼、追求创新、不断超越”,是黄石人对矿冶精神的现代阐释。“在全国来说,黄石矿冶历史文化唯一性、独特性俱在。”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说。

黄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陶慧芬认为,黄石深厚的矿冶文化积淀、丰富的矿冶遗存、广泛的矿冶开发领域在国内、乃至国际都独树一帜;黄石矿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邃的人文品质和独特的文化个性。

如今,面临城市转型的黄石,准备依托矿冶文化做一篇“大文章”。

大冶铁矿经1780多年的开采,形成了“亚洲第一天坑”。但“亚洲第一采坑”曾经历了一次“垃圾场风波”。长期的采矿作业,使地质构造、地面植被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加上矿坑边坡又高又陡,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挖出的是矿石,留下的是伤痕。

有人提议,可利用武汉企业往大冶铁矿拖运矿石的运输线,将武汉的固体垃圾运至此,填埋于坑中;按每年填埋垃圾200万吨计算,可用上100年。实现矿坑回填,不仅解决了武汉的“百年之忧”,还减少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双赢”之策。

黄石人却深度开发矿冶文化,用矿冶文化将“亚洲第一采坑”建成了以“汉冶采坑观光区”和“复垦生态观光区”为核心景区的矿山公园。2005年7月23日,黄石矿山公园成为全国首批、湖北省首座国家级矿山公园。2010年2月21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工业旅游为数不多的4A级景区,从而完成一次华丽转身。

资源总会枯竭,但思想没有终止。

2009年,黄石市委书记王建鸣果断提出“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发展战略,在转型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为全市摆脱资源枯竭困境指明了方向。而矿冶文化旅游节正是在为“三大战略”宏伟蓝图鼓与呼。

王建鸣在诠释三大战略时表示,黄石要发展大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但怎么拉长链条?就是要把着眼点放在延长产业链,追求资源的附加值上。要由“卖资源”向“深加工”转型,增强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在建设大城市上,按照“南向对接”、“东向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的布局规划,推进中心城区与大冶市、阳新县的全面对接和融洽,调整城市空间格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突出提升城市功能,努力在大城市建设上实现城市功能转型。

在这股力量下,中信泰富并购冶钢集团钢铁板块;华新水泥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与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跨国巨头瑞士豪西蒙公司成功联营;中国铝业集团参股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大型矿冶企业开始踏上资本化、国际化道路,生产活力大大增强。

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新冶钢、大冶有色等支撑经济的主力军全面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下游产品占到经济总量的50%以上。

2007年年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作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的黄石创造性地将城市转型与“两型社会”建设结合起来,提出以“两型”促转型、以转型推“两型”的模式。

今年4月,黄石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新一轮开发热潮正在启动。

当矿山敞开胸怀,黄石把炽热的能量贡献给国家,留下伤痕累累的山川,满目疮痍的井口。可贵的是,黄石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创造性地开启了一片新的蓝天,展现出当代矿冶之都的光辉风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