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做仁爱之心的医者

2010-08-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罗旭 我有话说
肝部肿瘤突然破裂,腹腔大出血2000毫升,他晕倒在手术台上。醒过来后,他的第一句话是:“我休息一下就行!手术还没做完,还差一个内固定的钉子没固定好!”

身患肝癌重症,却依然笑对人生,为医学事业奉献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就是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马庆军教授。

北京

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在全国享有盛誉,前来就诊的患者每天都要排队。身为知名骨科专家,马庆军对患者高度负责,做每一例手术之前,都精心制定治疗方案。他说:“大夫当得越久越胆小,因为每做一台手术,都会面临新问题,比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手术,就有30多种并发症在前面等着你。”

他用仁爱之心对待所有患者。对那些经济困难的患者,为帮他们节省住院费用,他常加班为他们做手术,往往是晚上八点以后开始手术,后半夜才能回家。在手术中需要用到内固定耗材时,他尽量选用国产器材,为患者省钱。

许多患者在病愈之后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纷纷送来“红包”和礼品,马庆军全都婉言谢绝,实在推辞不掉,就暂且收下,事后上交医院。20余年如一日。

作为骨科主管教学科研的副主任,马庆军在科室的科研教学工作上倾注了无数心血。2007年,骨科荣获教育部授予的“创新团队”称号,成为国内第一个被授予这一称号的临床科室。骨科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仅2008年一年就发表SCI论文近20篇。科室科研项目经费也不断提高,2008年已超过1000万元。

作为一名医生,马庆军以无限的热情奉献于医学事业。2008年,他被查出身患肝癌,接受了左半肝、右半肝部分切除手术。术后仅4个多月,他就又坚持回到了工作岗位,出门诊、做手术、查房、翻译学术专著、参加学术会议、培养研究生……一如既往。

作为一名老师,马庆军对学生充满责任感。2010年5月,他有4名博士研究生要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不顾病情危重,他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批改论文。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都顺利完成了答辩并找到工作,但是他的病情却进一步恶化,腹水、浮肿接连出现。就在这时,他还毅然参加医院的援疆项目,远赴新疆为少数民族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

从新疆回来第二天,马庆军就再次住进了医院。生命垂危之际,他嘱咐家人,一定要在他身边放一件白大衣,他要带着对这份职业的挚爱去另一个世界。2010年7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马庆军不幸去世,享年56岁。人们在为他敬献的挽联上写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值班总编推荐] 维护教育公平需要久久为功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值班总编推荐] 【院士谈科技自立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