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篆刻艺术精品流彩世博园

2010-08-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谌强 我有话说

为纪念中国篆刻艺术申遗成功,更好地弘扬、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篆刻艺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承办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8月亮相正在举行世博盛会的上海世博园,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展览。

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

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而又博大,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滋润着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中国篆刻艺术是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

公元十三世纪之后,艺术家开始选用石材代替过去常用的金属并亲自动手刻制印章,这一技艺的改变,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出现了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日的流行印风等多种流派和风格,并产生出丁敬、邓石如、吴昌硕、齐白石以及当代诸多篆刻大师。这些艺术家将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一直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

去年9月3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其特有的文化形态进入人类文明传承、保护和发展的视野,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成就喜人的同时,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较快复兴和发展,中国备受世界各国的尊重和瞩目,第四十一届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便是一个生动的证明。这次世博盛会不仅生动展现了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也是一次展示人类社会未来前景与国际交流的盛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借此良机和平台,让中国古老而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艺术亮相世博盛会,举办此次“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和领略中国篆刻艺术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迷人风采。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4年来,曾相继在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和恭王府等地成功举办过“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江山多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篆刻艺术精品展、中日篆刻艺术展”等大型篆刻艺术展,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而此次在上海世博会迎来了更多的海内外参观者,让篆刻艺术走进世博的同时,也让更多走进中国国门的各国来宾,在中国土地上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中国篆刻艺术的深刻内涵。

此次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以介绍中国篆刻的源流和发展为主线,分六个部分生动展示了中国篆刻艺术。古印系统部分主要展示了先秦至清代的实用印章;流派印系统部分则主要展示明清时期中国篆刻艺术形成完备期的艺术流派印章;当代部分选择了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一百枚原石作品,生动展示了当代篆刻艺术的喜人风貌;一批篆刻艺术和当下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作品,反映了艺术家们对篆刻艺术未来发展空间的探索和开拓;参观者也从展览中认识到篆刻艺术中不同的印材和印钮;与篆刻艺术相关的印谱和印文化工具让人们对篆刻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次展览的创意和策划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篆刻艺术家骆??说,展览的一个最突出亮点是,新中国六十年来的历次篆刻艺术展,从来没有将篆刻艺术与当下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作品展出过,以往的展览只关注篆刻艺术本身,这次展览首次将篆刻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作品作为展览的一部分展示出来,如茶壶上、电话卡上、古琴上、卫星上的“中国印”等。

骆??说,中国的篆刻艺术自从产生至今,其实用性和艺术性始终是共生共存的,譬如姓名印、收藏印、字画印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印章身上的实用性有所减退,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篆刻艺术有更广阔、更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此次展出的和我们日常生活相结合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下艺术家对篆刻艺术未来发展空间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篆刻艺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更好传承保护的意识。

为了让中国篆刻艺术在世博盛会这个大的国际平台上获得更多人的了解和认识,此次展览的所有文字都配有英文。展厅陈列的篆刻印章中,有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原物,有明清流派大家的原印作品,有齐白石亲手刻制的原石作品,有一百件当代篆刻家的原石作品,还有篆刻艺术与当今现实生活相结合的邮票、电话卡等作品以及原钤本的手拓印谱,让参观者流连忘返。此次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犹如一本精致、高雅而全面的篆刻艺术经典书籍,为人们开启了一扇走进中国篆刻艺术世界的大门。

参观者在聚精会神地欣赏篆刻艺术精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高显莉等为展览揭幕

 

世博会游客也被精美的原石印章深深吸引摄影/谌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