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进田野求“三赢”

2010-08-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韩灵丽 我有话说

暑假即将结束,不久前还在田间、滩涂、车间辛苦奔走的盐城工学院的千余名学子开始了返校的旅程,尽管晒得黝黑,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见到他们的人都说,经过一个暑期的磨炼,他们更自信了。

企业富了钱袋

2009年6月,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给盐城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开发的三大城市之一,盐城拥有全省56%的海岸线和60%的滩涂湿地,但遗憾的是,由于知识和人才的缺乏,大量的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面对人才缺乏带来的低效率,企业只能摇头叹息。

而短短的一个暑期,一些企业的赚钱能力有了大提高,钱袋更鼓了。位于东台的光亚水产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

虽然东台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养殖沙蚕,但光亚公司每年沙蚕出口量却并不乐观。原因何在?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8名学生在黄金田教授的带领下展开调研,发现原来企业在养殖沙蚕过程中,仍依赖让沙蚕自然繁殖、生长的传统养殖方式,这不仅效率低,还不稳定。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养殖场的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团队终于研究出沙蚕高产稳产生态养殖技术,并在当地推广使用,当地沙蚕出口量大大提高,出口额也由原来的两百万美元提升到五百万美元,企业负责人直呼盐工院是雪中送炭。

学生富了脑袋

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的缺乏成为他们在就业中的“短板”,而真金只有在火中才能得到冶炼!盐城工学院参加暑期实践的学生对此深有感触。

该学院即将升大三的学生吉华钢在这个暑假和其他14名同学来到江苏森创软件有限公司,全程参与了盐城通软件的开发。开发过程中,自认为在学校学的不错的小吉一坐在程序前就彻底懵住了,因为这些编程在学校里从没有见过。“太难了,一个编程里就有很多我看不懂的步骤。”看着小吉着急的样子,公司的员工告诉小吉不要着急,并亲自将编程拆解开用小吉课上所学的理论去解释,慢慢的,小吉自己也能看懂复杂的编程了,并可以尝试编写编程。

小吉的情况颇具代表性。在森威集团,优集学院的周亚军虽然是以“老师”的身份去给企业员工做新技术培训,但那些大专学历的老技工却让他很汗颜。老技工说了一堆周亚军听不懂的技术行话,做起活来也是又好又快。那一刻,周亚军猛地醒悟:学习不能学死理论,必须要回归到实践中去。

学校悟出了道理

短短一个月的暑期实践,盐城工学院的领导们却感慨颇多。

在学院党委书记杨春生看来,学生暑假服务沿海开发有“三赢”――学生输送的知识与技术富了企业的口袋,是“企业赢”;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富了脑袋,是“学生赢”;学校悟出了“要把课堂搬到田间”的道理,启发了学校的教学思路,是“学校赢”。

“有一项调查说,中国大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率不足30%,我想这与大学关起门来办学有关,这种思路使培养出的人只会读书考试,不会动手和创新。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厂矿企业。”该院院长王保林说。

对于暑期参加沿海开发的意义,盐城工学院副院长董跃进则深刻地指出,“江苏沿海开发的大幕已经拉起,我们要想真正做好服务经济发展,就必须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而投入社会大熔炉的锤炼,就是最好的方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