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本国影片深入人心

2010-08-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戚德刚 我有话说
为期6天的第45届塞尔维亚国产电影节于当地时间8月26日晚在塞南部工业重镇尼斯市落下帷幕。

本届电影节由尼斯市政府和市文化中心筹划,在塞国家油气公司等单位资助下成功举办。电影节期间,《蜜月》、《疲惫的女人》、《苍白的世界》、《红色山川》等十余部反映塞尔维亚国情与民风,爱情与乡情的国产故事片在尼斯市

古城堡露天剧场与观众见面。与往届电影节不同的是,今年组委会把影片中明星和优秀导演都请到电影节现场与观众同乐。每场电影都有明星演员坐在观众席上和大家零距离接触;每晚有知名导演在临时设立的贵宾棚里接受媒体或观众的采访和提问。由于名角和名导的出现,前往参加电影节的人数陡增,除了塞全国各地的电影爱好者外,几乎前南地区所有国家都有来宾,还有保加利亚等邻国赶来的观众,使尼斯市各大小宾馆旅店应接不暇,也让拥有3000个坐席的露天剧场观众爆满,组委会只好每晚安排两场放映。即使如此,每一场电影的观众还是超过5000人,许多人不得不挤在剧场四周站着观看。

为了保证电影节顺利举行,尼斯市政府一方面采取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另一方面提倡参与者文明礼让。因此,当明星和名导到场的时候,场上秩序井然,没有狗仔队的追逐,没有人群围观或拥挤。场间休息期间,当明星走上舞台向观众致谢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发出优雅的飞吻姿势以示热情与友好。著名导演米基・马诺伊洛维奇在贵宾棚里介绍拍摄花絮的时候,组委会安排的数名儿童手捧鲜花站在前排,后面是一排排聆听入神的观众。挤不进去的嘉宾则坐在贵宾席上一边喝着会务提供的各种饮料,一边欣赏电影,或与工作人员轻声攀谈。

组委会主席、尼斯市文化中心主任博日达尔・泽切维奇先生向记者介绍说,自1966年以来,尼斯市每年8月举办国产电影节,总能吸引大量观众。兴办国产电影节之初,观众比较喜欢战斗故事片,如南斯拉夫时期的反战影片。记者问他知不知道中国人最喜欢当时的什么影片,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几部曾经感染了我国几代人的电影。他接着介绍说,现在随着世界科技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塞影视工作者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观赏品味,创作了不少反映时代特色的影片,比如不久前在北京、上海举办的塞尔维亚电影节上放的《巡回演出》、《第四个人》、《陷阱》、《埃迪特和我》、《鹅毛》等国内外获奖影片既有艰难曲折的情节片,也有凄美动人的爱情片。他说,电影是启迪和荡涤人们灵魂的工具之一。让电影深入国人的心灵,于国家不无裨益。因此,本次电影节的徽标设计是两只手造型,构成一张酷似塞尔维亚地图的画面,中间打开一个电影之窗。

据博日达尔先生介绍,本次电影节筹得400万第纳尔(目前比价1欧元比105第纳尔)活动经费。每张门票1500第纳尔,大多数观众还是承担得起的。此外招待嘉宾的软饮料都是各公司赞助的进场实物广告,不需要花钱购买,本次电影节结余下来的资金用于以后的影节活动,争取把国产电影节做成尼斯市的文化品牌。

(本报贝尔格莱德8月27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