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同描述可能改变选择

2010-08-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孙彦 我有话说

在跨期选择中,当人们面临“立即获得50元”和“2个月后获得60元”两个选项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前者;但当两个选项同时被延迟一年,变为“12个月后获得50元”和“14个月后获得60元”,人们则更倾向于后者。

而在风险决策中,人们在“100%概率获得50元”和“80%概率获得60元”这两个备选选项中往往更倾

向于选择前者;但当这两个选项的概率同时乘以一个非零系数0.25,变成“25%概率获得50元”和“20%概率获得60元”时,人们却更倾向于后者。

跨期选择中这种由于偏爱即时性选项而出现的偏好反转,违背了决策理论中的偏好一致性原则,被称为跨期选择中的“即时效应”。而风险决策中,这种由于偏爱确定选项而出现的偏好反转,违背了决策理论中的独立性公理,研究者称之为“确定效应”。

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这两种效应的出现,是因为即刻和确定获得的收益对人们具有特别的吸引力。Kahneman和Tversky(1984)提出“虚假确定效应”,指出即使并不提供真实的确定性选项,仅仅通过对选项的描述使人们产生确定性的虚假感知,仍然会改变人们的偏好。

基于即时选项与确定选项对跨期选择及风险选择影响结构上的相似性,中科院心理所李纾研究员及其课题组成员苏寅、孙彦提出,在跨期选择中,即使不提供真实的即时性选项,仅仅通过问题描述的变化也足以诱发这种即刻获得的吸引力。他们发现,在“一阶段”版本:

A.100 周后获得3200 元; B.110 周后获得3300 元。

这两个备择选项中,被试者更倾向于选择B。而在“二阶段”版本:在一个两阶段的游戏中,你需要经过100周的注册期进入第二阶段,到达第二阶段后:

A.立即获得3200元;B.10周后获得3300元。

此时,更多被试者倾向于选择A。两组实质完全一样的延迟选择情境,由于表述方式的改变,使人们产生即时获得的虚感知,从而导致了偏好反转。李纾等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虚假即时效应”。

虚假确定效应与虚假即时效应在风险选择与跨期选择中,分别通过使人们产生确定性或即时性的虚假感知,从而转向更加偏爱收益小而风险小或延迟时间短的选项。该效应的发现表明风险选择与跨期选择的心理机制是部分一致的。同时,虚假即时效应的提出为理解人们违背偏好一致性原则的现象提供了更多证据。

现实生活中涉及诸多风险与不确定性的领域(如保险业等),为虚假确定效应的应用提供了空间。在涉及多阶段决策过程的领域中,虚假即时效应也会发挥其作用。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的投资行为(如购买保险、股票、期权等)可以看做是多阶段决策过程。人们需要在决策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对不同延迟时间获得不同收益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抉择。因此,投资行为可以抽象为一系列跨期选择的序列行为。依据李纾等人的研究,仅仅变化延迟收益备选方案的描述,信息提供者就有可能影响到投资及消费者最后的决策。这对投资规划与分析、时间管理及薪酬管理领域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