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岂能靓了“面子”失了“里子”

2010-08-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明生 我有话说
对形象工程出手阔绰,不惜大手大脚;对民生工程则是囊中羞涩,甚至一毛不拔。这是当下一些城市发展中的怪象,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近日,媒体报道陕西汉中市有近20个十字路口、交通要道没有红绿灯,以致交通事故经常发生。有关部门对此解释是财政经费紧张,但该市在原中心广场改造不成功的情况下,最近又决定将耗

资数千万元改造桥北广场。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江西抚州市可保护人口14.5万、耕地12.29万亩的唱凯堤雨中决口,损失高达10亿元。市领导一再把问题归咎于防汛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然而,有心人也注意到,该市在抚河边建造水景的投资达到了3000多万元,超过唱凯堤防汛加固工程总投资的10倍。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人们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愈加忧心忡忡。一些城市,既有光鲜亮丽的“不夜城”,也有大量的“瞎子街”;既有“五十年不落后”的宽马路,也有排水不畅、垃圾遍地的“泥巴街”;既有气势恢宏的摩天大楼,也有经常运转不灵的地下管网系统;此外,高级公厕越建越多、星级指数逐渐走高,但公厕少、如厕难等问题却愈来愈突出。这一“明”一“暗”,构成了城市的双面。

何以至此?一方面,是扭曲的政绩观作祟。一些干部树“政绩”,只对立竿见影的“显绩”工程兴致很高,对打基础、管长远的“硬骨头”却兴趣索然。这样的“政绩”越多,则百姓受害越甚,发展大局受损越重。另一方面,现有的政绩考核体系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难以遏制一些干部的“逐利”冲动。如果说民生问题在干部的政绩构成中只是软指标,诸如有钱装“面子”、无钱修“里子”的现象就不会杜绝。

事实上,徒有“面子”,没有“里子”,最终会失去“面子”。所以,只有“里子”做好了,“面子”才会更靓。要做好城市的“里子”,首先,决策者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提高领导水平,不搞主观臆断,不搞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其次,要优化城市建设项目的决策机制,提高城建决策的透明度,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城建决策管理机制;第三,要对政绩考核体系进行制度性纠偏,增加民生指标所占比重,相应提高违规处罚成本。对于那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有严厉问责,才能把城建决策者的注意力引导到城市的科学发展上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