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育公平正当其时

2005-02-1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国家教育科学“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日前发布调查报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改善中的差距》。它印证了教育不公平在当今社会的存在。课题组负责人杨东平认为,阶层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倾斜的分数线

考卷一样录取分数线却不

一样,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考生的录取分数低于农村,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录取制度的一大特点。2000年全国第一批高考录取分数线,北京文科462分,理科469分;浙江分别为560分和573分。往往外地只能上专科的考生,在北京就可以上重点大学了。

除了地区差距外,阶层差距在近年来愈发凸显。因为获得此类数据相当困难,课题组只得到了北京某高校2003级不同家庭子女429名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从这个局部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低阶层家庭子女的平均录取分数普遍高于高阶层的子女。总体而言,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下岗人员、个体经营者、工人、职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他们的社会地位大致相反。平均分最低的是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阶层子女,即571.3分,农民阶层子女为610.1分。

可资印证的是对某电力学院2000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父亲的职业不同,其录取分数差异较大,农民子女的平均分数要高出干部子女22分,高出工人子女18分。

杨东平说,“这意味着农村学生只有考出更高的分数,才有可能在考试选拔中过关。而其他具有更多政治、经济、社会资本的阶层的子女,可以通过较低的分数和走关系等非正常的手段入学。”

家庭背景影响教育机会

新中国成立后,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教育政策一度有意识地向工农子弟重点倾斜。1977年恢复高考后,原先的政治标准被分数标准取代。干部、知识分子子弟大幅增加。其中干部阶层的子弟增加最多。这一趋势在近年继续得到加强,教育机会分配转向更有利于出身优势家庭背景的人。

北京理工大学1998级学生的家庭背景情况如下:工农子弟占45.1%,干部、军人、知识分子家庭的总比例为38.5%。而社会上,干部、知识分子在所有人中所占的比例仅在5%左右。

调查显示,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阶层子女更多集中在优势高校,而农民、工人和下岗失业阶层子女则更多集中于普通院校和大专院校。在专业选择方面,农村学生偏向于农学、军事学、教育学等较为冷门的、收费较低的学科,而城市学生更倾向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热门的、收费较高的学科。教育公平正当其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李春玲认为,现代社会的分层是与一个人的教育水平相当的,教育水平基本决定了他在社会中的位置。教育机会不均等,这种分化就通过代际传递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因此,教育不公不仅危及社会公平,而且危及社会稳定。

近年来,各国都在通过教育改革减少不公平,但我们在这方面尚有不少欠缺。1980年树重点中学,1995年又推动成立1000所示范高中。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于城市,而城市中又过于集中在重点中学。

李春玲说,一方面是教育精英化,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另一方面是某些学校教育产业化,从小学到大学热衷搞经济创收,其招生规则自然就会偏向富人和有权者。

杨东平认为,在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的情况下,提出教育公平正当其时。政府应当是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主体,政府行为的底线,至少是不能人为地制造差距和扩大不公平。

(《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6期刘溜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