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芸生与短评风波

2005-04-0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在文艺界痛悼之际,王芸生一篇即兴而发的短评竟气得萧乾辞职,责备声不绝于耳。这个阴影一直伴随王芸生的后半生。

当时作为《大公报》的编辑主任,王芸生除了经常写社评外,凌晨看大样一般也都是他。1936年10月20日,《大公报》第四版都是鲁迅逝世的消息、报道以及新闻照片等,

有个小空缺,王芸生连起草都没有,就补充了一个短评,题为《悼鲁迅先生》,全文如下:

文艺界巨子鲁迅(周树人)先生昨晨病故于上海,这是中国文艺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他已是世界文坛上的有数人物,对于中国文艺界影响尤大。自《呐喊》出版,他的作品曾风靡一时。他那不妥协的倔强性格和嫉恶如仇的革命精神,确足以代表一代大匠的风度。他那尖酸刻薄的笔调,给中国文坛划了一个时代,同时也给青年不少不良影响。

无疑的,他是中国文坛最有希望的领袖之一,可惜在他晚年,把许多力量浪费了,而没有用到中国文艺的建设上。与他接近的人们,不知应该怎样爱护一个人,给他许多不必要的刺激和兴奋,怂恿一个需要休息的人,用很大的精神,打无谓的笔墨官司,把一个稀有的作家生命消耗了。这是我们所万分悼惜的。

这篇短评,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首先在报馆内,时任文艺版编辑的萧乾就不干了。他说:“那天的《大公报》出版后,上海文艺界当然群情愤慨。我除了愤怒之外,还感到背后被人捅了一刀。放了报纸我就去找老板(胡政之)质问,并表示这个文艺版我编不下去了。老板说他实在不知情,要我冷静一下,容他去调查。当时巴金自然也十分气愤,他给我以支持,说辞职不会叫你饿饭,可以给文化生活出版社翻译屠格涅夫。下午,老板找我们谈话了。……他承认短评写得不对,但不肯透露是谁执笔的,只说短评是凌晨看大样的人根据当时新闻临时凑的,并不像社论那样事先经过周密的讨论研究;说追究既往于事无补,你辞职也不是办法。我遂即提出由报馆在显著位置刊登启事道歉,他表示很为难,而且不好措辞。最后我提出在文艺版刊登一篇不署名的――即是也带有社论性质――悼念文章,他同意了。”

至于王芸生为何写这篇短评,总有“思想根源”吧?

据知,一次王芸生与其子女谈旧,曾提起“短评”事,称之为一生“败走麦城”的一大憾事。当追问为何如此写时,他很不情愿地说了句:“你看,鲁迅对梅先生实在太‘不恭’了!”他说的梅先生是指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

熟悉王芸生的人,都知他平生有个最大的爱好,那就是京剧,还常向人夸奖梅兰芳先生的为人正派及严谨的台风。鲁迅正相反,他不喜欢京剧,尤其对男旦艺术“嗤之以鼻”。翻开《鲁迅全集》,他“讽刺”京剧,尤其是梅兰芳的文字,可不少见。在收入《坟》的一篇题为《论照相之类》的文章中,他写道:

我在先只读过《红楼梦》,没有看见“黛玉葬花”的照片的时候,是万料不到黛玉的眼睛如此之凸,嘴唇如此之厚的。我以为她该是一副瘦削的痨病脸,现在才知道她有些福相,也像一个麻姑。然而只要一看那些继起的模仿者们的似天女照相,也就会立刻悟出梅兰芳君之所以永久之故了,其眼睛和嘴唇,盖出于不得已,即此也就足以证明中国人实有审美的眼睛……

王芸生对短评一事,历次政治运动都作过检查,文革时期还不断地“请罪”。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就整体而言,他对鲁迅十分尊敬,甚至还有点崇拜。

王芸生是1980年去世的,就在他去世前后,“短评”风波再度“刮起”。王芸生在去世前一年,曾手里拿着《新文学史料》结结巴巴地说:“我是否应对‘短评’一事写一个公开‘检查’,登在《人民日报》上,不要再冤枉其他人了?”但终因身体关系,未能如愿。其实,没写也有好处,倘若引起更大范围的“共诛之”,他哪里吃得消?(《百科知识》2005年第3期下半月号)

链接

王芸生(1901 1980)著名新闻工作者。1929年入《大公报》,曾任该报上海版总编辑等职。解放后任中国记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