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罗之颖 11月22日,“全球南方崛起与世界秩序重塑”研讨会暨《全球南方研究》创刊号发布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全球南方研究》编辑部承办,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以及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数十位专家代表参会活动。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效民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与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梁营分别致辞。丁浩表示,全球南方的崛起正深刻改变世界格局,《全球南方研究》的创刊恰逢其时,为相关领域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搭建了重要载体。梁营在致辞中表示,中央编译出版社此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携手打造《全球南方研究》集刊,既是对全球治理研究前沿议题的积极回应,也将为中外学者分享研究成果、贡献智慧方案提供坚实支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全球南方研究》主编谢韬教授介绍了新刊的创办理念与学术愿景,强调刊物将立足中国视角、汇聚国际智慧,为全球南方研究领域注入新活力。丁浩与梁营共同为《全球南方研究》集刊揭幕。
主旨发言环节由谢韬主持,多位学者围绕“全球南方”相关议题分享了重要见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志成教授深入阐述了“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协作的内在精神动力,并强调了这种精神凝聚力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进程中所能发挥的关键推动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冠梓从宏大的历史视角出发,论证了“全球南方”的崛起正为世界现代化进程开辟一条区别于传统模式的全新道路,标志着一个多元化发展新纪元的开启。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佟德志教授聚焦于知识体系的构建,系统分析了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性与现实路径,为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了理论支撑。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郑宇教授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全球南方”研究如何促进了传统区域国别研究与发展研究两大领域的交叉与融合,指出二者正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态势。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阐述了在构建中国自主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时,如何以“全球南方”为根基和导向,选择合适的研究路径与方法论,确保研究的本土性与适用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巍教授将目光投向大国博弈的现实,分析了“全球南方”如何成为中美两国战略竞争的关键地带,以及这场竞逐的动态与影响。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的Dawisson Lopes教授,以《What’s New in the New World Order? Reflections of a Global Southerner》为题,分享了他对当前世界秩序变革的观察与反思,为会议提供了宝贵的国际维度。
会议设置了四个平行分论坛,与会学者进行了更加深入和集中的专题研讨。
分论坛一“‘全球南方’与期刊发展”由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区域国别学刊》编辑部主任张颖教授主持,聚焦于学术出版与知识体系构建。《东南亚研究》主编、外交学院陈志瑞教授就“全球南方”研究的选题与发表提出了系统看法和建议。《国际论坛》副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志洲教授探讨了国际关系论文写作中需把握的国家立场、理论认知与规范意识。《国际问题研究》编辑部主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赵青海研究员针对论文选题环节的常见问题给出了具体指导。《欧洲研究》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编审宋晓敏与《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詹世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学术期刊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的角色,以及区域国别研究期刊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中国政治学》编辑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何家丞讲师分享了关于集刊建设与学术共同体发展的思考。
分论坛二“‘全球南方’与全球治理”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杨毅教授主持,深入探究了“全球南方”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清华大学赵可金教授强调了推进“南方理论”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高良敏研究员以非洲本土人类学为例,对“南部理论”的实践与反思进行了阐述。中国人民大学姚中秋教授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研究纲领,倡导一种以发展为中心的全球南方研究范式。复旦大学殷之光教授基于田野调查,对国际援助与社会基础能力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为了什么的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全球南方研究》副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释启鹏副教授将全球南方研究定位为一场知识运动,探讨其更深远的社会与学术意义。
分论坛三“‘全球南方’与议程设置”由《全球南方研究》副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宋亦明主持,探讨了“全球南方”的战略价值及其在学术议程中的体现。《全球南方研究》编委、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明进教授从全球南方的战略价值出发,探讨了学术期刊建设的新方向。《现代国际关系》主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刘明礼研究员从区域国别学的学科视角,为期刊发展指明了路径。《国际经济合作》主编、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郭语副研究员将全球南方的崛起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紧密联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杂志社副编审甘冲和《太平洋学报》编辑邵雯婧,分别从重点专栏建设和青年编辑力量的角度,分享了期刊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路。《全球南方研究》执行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闫健教授为集刊的未来发展规划了若干关键着力点。
分论坛四“‘全球南方’与世界政治”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杨双梅主持,对“全球南方”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与互动进行了多维度剖析。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石之瑜教授探讨了全球南方国家面临的学术自由这一深刻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雷少华副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与全球南方共同构建新世界体系”的理论论述。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黄振乾副教授从非洲视角出发,分析了外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观察与思考。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费海汀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童宇韬、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夏方波则聚焦于具体案例,分别探讨了“全球南方”概念在俄罗斯的应用、印美防务合作的内在动因,以及以印尼为例分析全球南方国家在自主发展中面临的结构性约束与重构路径。
本次研讨会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深入探讨了“全球南方”崛起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贡献了智慧。
据悉,《全球南方研究》由中央编译出版社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出版,每年出版2集。本集刊将秉持学术性、思想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原则,主要刊载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全球南方研究方面的优秀学术成果。集刊推崇对于全球南方的多学科研究,鼓励学术创新、议题创新、方法创新,以推动国内全球南方研究的知识积累。作为新的学术阵地,《全球南方研究》的创刊将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走向深入,促进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相关阅读:
以推动国内对于全球南方国家的知识积累为己任——《全球南方研究》集刊创刊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