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座城市的价值选择

2009-1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易运文 我有话说

读书月给深圳市民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十年来,读书月对普通市民产生的影响,像润物无声的春雨,细细密密地渗透在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头脑深处,成为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十届读书月共推出各类读书活动1000多项,为市民奉献了一个个“文化盛宴”。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优秀读

物进社区、爱心助学义卖、经典诗文朗诵会、快速阅读大赛、家庭读书竞赛、百万市民讲外语……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活动,搭建起市民参与和享受文化大餐的巨大平台。无论是英姿勃发的年轻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孩童,或者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在读书月活动中,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项目。

2005年读书月,福田图书馆创新服务形式,推出“你看书,我埋单”活动,在深圳书城设置专门书箱,凡福田区机关工作人员和福田区图书馆热心读者,只要在书城看到自己中意的图书,选出后即可投进书箱,然后再留下本人的详细地址,区图书馆把书集中采购之后,就会逐一送到读者手中。

在“深圳人读书状况”问卷调查中,组委会获知数百万外来劳务工,大部分是高中乃至初中以下学历,读书需求十分强烈,而且更需要外界的帮助。于是,2005年读书月专门为外来青工“量身定做”了一系列项目:“深圳,我的家园”来深青工征文比赛、“青工读书成才”大型报告会、“来深青工论坛”、打工格言竞赛……此外,还有大量深入社区、深入基层的读书活动,可以让外来青工尽情享受浓郁的书香。把更多目光投向基层,投向外来青工,体现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社会。

读书月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而不变的是政府对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强烈责任感和对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执着追求。正因如此,读书月已经和深圳人密不可分,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往往十一月刚刚过去,许多深圳市民已经在盼望着明年的读书月了。

读书月对深圳人的读书生活,对营造“书香深圳”,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们可以先看几组数字:2000年首届读书月期间,深圳书城的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进入深圳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的读者人数,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5%和20%。此后,每一届读书月,书城的书籍销售额都以20%到25%的增长率稳步攀升。

读书月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满足了广大市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正如书与读者实际上是互动的,读书月与市民也是互动的。“读书月”已经成为深圳人生活的一部分。

“读书月”尤其是深圳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能让孩子们交上“书”这个终身的良师益友,是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心愿。艺术老师于静说:“我是一个艺术老师,但是我觉得孩子从小学会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终身都是非常受益的。如果老师看到好的书,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推荐给孩子或家长。”

“我每天都要读很多有趣的书增长知识。读英语课外读物能认识新单词,扩大词汇量。妈妈有时也跟我一块读书,一本科学发现100篇、一本昆虫记,她也挺感兴趣的。我和妈妈一起读还可以一起讨论啊。”一位小学生如是说。

像这样两代共读一本书、全家参与读书月,已是很多深圳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从中体会到的是:精神世界富足优雅,现实生活从容有序。

读书不仅影响家庭,也影响社区。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陈小云是读书月活动促进社区和谐的见证者。她告诉记者,读书月活动的广泛开展,让社区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友好:“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到了放假都没有地方去,好多孩子都很孤单,所以把他们聚在一起读书他们也很快乐。而且我们在活动期间做辅导,我们请专家给他讲一讲人生的课题。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懂得道理,让他们集体来为社区文化单位做小义工,他们也非常乐意,这就是体现和谐了。”

如今,读书在深圳已经成了一道最寻常的风景。且不说深圳的人均购书量已连续18年位居全国榜首,单就从读书月举办的“十大书香家庭”的评比中就不难发现,阅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深圳人的一种习惯,买书、读书、谈书、写读书感受被深圳人当成一种爱好和生活方式,大量的家庭把收入的相当部分拿来买书,民间藏书家比比皆是。有户普通的工薪家庭,当记者走进他们陈设简朴的家时,看到的却是排布在各个房间的大大小小13个书架,藏书达15000多册,而电视机则被挤得搁置在一个角落里。

家住梅林四村的小学教师濮惠锦在2000年首届深圳读书月的时候看了两本书,一本是漫画《醋溜族》,一本是小说《告别薇安》。之后,读书月每年推荐的100种藏书与阅读推荐书目她都关注,慢慢地,读书口味在变化、在提高。第八届读书月期间,她读的是上下卷的《读史有智慧》和九卷本的《卡夫卡小说全集》。濮惠锦颇为感慨地说:“八年一贯的读书月根本性地改变了我的阅读观,让我读书的广度、深度都大大拓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思维和生活。”

像濮惠锦这样的深圳人还有很多。每年发布的100种推荐书目,成为深圳市民的重要购书参考和阅读指南。在深圳读书月的倡导下,深圳人走过了一条“爱买书”、“爱读书”到“会读书”的阅读轨迹。

读书月活动给深圳市民精神生活、气质修养带来了巨大变化。读书月唤醒了人们求知的欲望,激发了人们阅读的热情。从各书店热销书目表上我们发现,深圳市民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趣味正在每届读书月的阅读推荐书目的引导下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十年来坚持向市民推荐好书的读书月藏书与阅读推荐书目,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精髓――建立文化供给服务体系,保障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某种意义上,它是深圳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次极具启发性的实践。

读书月对推动全国读书活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深圳读书月一诞生,就被中央媒体誉为“深圳的一个创举”。它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它是我国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文化节庆,它举办了我国第一个以读书为号召的文化论坛,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学生文联,见证了我国第一所特殊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诞生……十年来,读书月吸引了大批考察团前来参观学习。深圳读书月的“星星之火”,如今已在全国呈“燎原”之势,有力地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辐射力和吸引力,对推动全国的“全民阅读”活动起到了极大作用。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司长张福海曾这样评价了读书月的作用:深圳读书月有力地促进了全国性读书热潮的形成。而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张小影则指出:“深圳读书月是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成功典范。”深圳读书月的成功举办,使许多城市深受启发,先后办起了读书节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读书节庆热潮,珠江三角洲的近邻城市中山、江门、东莞纷纷办起了读书月或读书节,青岛、重庆、兰州、上海等城市和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的读书月或读书节庆也轰轰烈烈开展起来,这一热潮甚至波及到了河南新郑、福建乐清、江西庐山这样的中小城市。

在十年读书月的座标上,2005年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丰收意味的节点。这一年,读书月完全突破囿于深圳一地的城市局限,中国出版业协会、中国体育博物馆、北京发行集团等外地单位都前来参加,成都、南宁、广州等近30个省、市代表团专程考察学习。中央、省、市媒体全情关注,累计刊发了5000条新闻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权威媒体刊播发大篇幅文章称赞深圳读书月。在深圳读书月的带动下,这一年全国有近20个省市先后举办了读书文化节庆。

2008年的读书月,还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除策划面向地震灾区留守儿童的关爱主题活动之外,还针对深圳对口支援的甘肃省受灾较严重的陇南市文县、康县和甘南州舟曲县,制定了爱心图书捐赠计划,有针对性的向有关单位和学校捐赠图书,为灾区的孩子们送上一份份厚重的书香。

“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我还是能够感到深圳读书月传来的热力,这样的活动真是惠及众生。”来自天津的读者蔺先生参加深圳读书月“读书知识大赛”时在答题卡上这样写道。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四百多个单位前来深圳考察读书月,有20多个省市借鉴其运作模式开展读书活动。

作为一项铺满全城的大型综合性群众读书文化活动,深圳读书月无论是侧重点不同的活动主题、层出不穷的活动形式,还是“政府倡导、专家指导、企业承办、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新颖运作模式,都为我国读书文化踏出了一条新路,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全民阅读”活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