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流动儿童离城市还有多远?

2010-05-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调查人:卢国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副教授) 我有话说

●近1410万城市流动儿童,将在未来5至10年里陆续进入中国社会。能否成功实现社会化和城市化,不仅关系到流动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关学者历时两年,在北京市西城区进行了多次个案调查,初步揭示了当前流动儿童的社

会融合状况,分析了有关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1.流动儿童你在城里还好吗?

为了解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与适应的状况,自2007年―2009年,我们陆续在北京市西城区进行了多次个案调查。访问对象是在社区从事各种行业的流动人口。调查形式采用结构访问法。调查内容包括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社会融合状况,融合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国家政策的期待。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从整体上看,流动儿童与城市当地儿童的融合程度比较好,但仍有一些不和谐之处。

1.虽然一半以上的城市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交往比较融洽,但仍有三分之一的流动儿童没有融入到城市少年儿童主体当中。

调查中,有28个个案反映,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关系“不融洽”,占总体的36%;有6个个案反映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关系“一般”,占总体的7%,以上共计34个,占43%。有43个个案显示,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关系比较“融洽”,占57%。(见图1)

统计结果显示,多数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融合程度较高,有三分之一的流动儿童与城市当地儿童关系不好,融合程度不高。如果按此比例进行推算,全国1410万流动儿童中,有500万的流动儿童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融合问题。

分析结果还显示,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融合程度较高,而在私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融合程度较低。在“不融洽”的28个个案中,有9个个案的流动儿童在私立学校(打工子弟学校)就学,百分比为32%;有19个个案的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学,百分比为68%。在“一般”关系的6个个案中,只有1个学生在私立学校就学。在43个“融洽”个案中,有33个个案的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学,百分比为77%;有10个个案的流动儿童在私立学校就学,百分比为23%。

⒉调查结果显示,在公立学校读书的流动儿童与市民子女的融合程度较高,城市化和市民化进程比较顺利,但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校交往感到忧虑。相比较而言,流动儿童的交往对象仍然以流动儿童为主,群体内相互认同程度较高,同质性交往特征比较明显。

(1)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的交往状况

在公立学校就学的57个个案中,有19个个案显示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不融洽,百分比为33%。其中,有4个个案显示,流动儿童在学校受到了歧视和欺负。

个案121

女,就学于附近的某所公立学校,成绩良好,但是经常在校受欺负,这让家长楚某很烦恼,找学校反映无明显效果。……楚某对北京没有好感,准备等女儿小学毕业后回家找份工作。

个案125

男,就学于当地某公立学校。家长说,儿子学习不好,又要上辅导班,费用很高。小店收入不高,有让儿子读完小学就停学的念头。学校的教育让家长王某很失望。儿子经常回家说,在学校被人嘲笑,常因此打架,导致学习成绩不好,老师也不是很关心。

个案156

女,在某公立小学就读,成绩优秀。家长说,女儿在学校常遭同学欺负,还有同学殴打女儿,致使夫妻(家长)二人感到心痛,却又无可奈何。且据二人讲述,他们在北京几乎没有什么归属感,只希望有朝一日子女能够成才。

从上述个案可见,子女融合程度对于流动儿童家长的主观感受、心理归属感有很大影响。有38个个案显示,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比较融洽,百分比为67%。相比较而言,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与城市当地儿童的融合程度较高。(见图2)

个案51

男,9岁,就读于附近公立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较好,和同学关系也很融洽,并没有出现因为是农村来的而被歧视的现象。孩子经常带同学到家里玩。

个案109

男,9岁,某公立小学三年级学生,成绩很好,跟同学关系很融洽,父母对孩子管教很严格,觉得孩子所在的学校教育质量较高。

个案160

据王某介绍,女儿在西城区某公立小学就学,表现良好,和同学关系相处比较融洽,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比较负责,定期召开家长会和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

个案51显示,流动儿童与学校同学具有深度的私人性交往,“孩子经常带同学到家里玩”。个案160显示,同学关系比较融洽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比较负责”有关系。

(2)流动儿童的同质性交往

根据以往的调查,农民工在城市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同乡,其次是属于外地人身份的同事等。北京市流动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交往对象也大多是同为流动儿童的同学或邻居。这一特征非常明显。

个案53

在某公立小学就学的小亮,在学校表现很好,和同学之间相处的也不错。小亮的好朋友中,有同样身为流动人口子女的,也有北京本地的,具体比例不清楚。

个案113

据李某说,她孩子性格开朗活泼,平时与同学关系较好,经常与同学一起外出玩耍。不过,她孩子平时交往密切的大多是李某同乡的孩子,与北京本地人的孩子接触不多。原因是,李某的孩子不喜欢北京人。

上述个案显示,流动儿童的交往对象有城市当地的同学,也有外地来的同学。个案53可见,流动儿童与社区里的当地儿童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融合现象。

(3)流动儿童与社区同龄群体的交往

有许多流动儿童家长反映,流动儿童与社区同辈群体交往较多。有12个个案反映,流动儿童与居住地儿童的交往比较多。个案56反映,摊主12岁的儿子与同学关系很融洽,平常和邻居孩子交往较多。个案68反映,放学以后,她儿子所接触的孩子有居住地附近的孩子,也有小学的同学。个案76反映,儿子学习优秀,经常被评为三好学生,性格开朗,和同学相处和睦,在家经常和邻居玩。由此可见,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不仅发生在校园里,也出现在居住地社区里,其社区交往对象也比较多,既有流动儿童,也有城市当地儿童。

⒊私立学校(打工子弟学校)里的流动儿童之间的交往非常愉快,但他们与校外的城市当地儿童(市民子女)的交往却存在很大问题,彼此之间甚至会发生肢体冲突。

调查结果显示,在打工子弟学校或私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的20个个案中,10个个案的流动儿童同学关系比较亲密,相互融合较好,占总体的一半;另有10个个案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不融洽,也占总体的一半。(见图3)

以往学者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群体内部的融合程度较高,流动儿童与其居住地儿童之间的融合程度并不十分理想,大部分流动儿童对流入地社区缺乏认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内部的融合程度高于他们与本地学生之间的融合程度,流动儿童群体与社区里当地儿童群体之间既有和谐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

总而言之,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比较融洽。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但是,已经有相当部分的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之间发生了融合和同化。在私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之间,既有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群体,也有关系不密切的对立冲突。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中,有一部分流动儿童产生了自卑感、孤僻感和被歧视感,也有一部分流动儿童真真切切地融合到了城市儿童群体当中。

图1流动儿童与城市当地儿童的关系状况

图2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

图3私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

2.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有多难?

对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形成的原因,学者们见仁见智。有相当一部分人将融合不足的原因归于制度供给不足和市民的社会包容不够。也有人指出,流动儿童家庭经济地位、学校的差别性待遇、流动儿童在城市时间长短,以及家长的意见和态度等因素,都会对社会融合产生影响。社会距离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文化差异、空间隔离、制度限制等因素是社会距离形成和维持的主要因素。由此看来,制度因素、经济地位、学校性质、家长态度等因素对社会融合都有一定影响。上文已经讨论了不同性质的学校之间流动儿童融合的状况,下面将讨论家庭经济地位、文化差别、空间因素对流动儿童融合的影响。

1.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地位不同,流动儿童的交往与适应的状况也有一定区别。收入较高的流动人口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同学关系比较融洽;而收入较低的流动人口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同学关系就往往存在问题。

资料显示,流动儿童家庭的收入水平在1000元至4000元之间。流动儿童家庭的收入水平越高,他们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越融洽;相反,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就不十分融洽。

个案104

会城门社区老板吴某夫妇,江西人,个体商贩,家庭月收入3000元―4000元。他们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6岁,在附近上公立小学一年级,小的年龄还小,未上学。家长说,女儿在校学习很不错,与同学关系融洽,家长对孩子的管理较严,学校教学质量也较高,老师工作负责任,对孩子发展有益。

个案86

男,在附近公立小学上学,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经营餐馆业。家长认为,孩子就学的学校教育质量还可以,硬件设施很齐全,师资力量也可以。家长认为他们孩子与同学相处很融洽,同学不会歧视。

个案66、个案84、个案138、个案98、个案156的家庭收入都在2500元左右,家长普遍认为他们孩子的同学关系比较融洽。

相反,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流动儿童,他们的同学关系就不太融洽,有的时候还会遭受歧视。

个案67

家庭收入2000元左右,经营杂货店,住在会城门社区的地下室。家长说,因为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孩子,没有给孩子太多的关心,且因为是外地人,他们的孩子经常受本地孩子的歧视,在社区也没有朋友。

个案121

某刊物投递员,家庭收入不足2000元,女儿就学于附近的公立小学,成绩良好,但经常受欺负,家长为此很烦恼。

个案38

访问对象为女性,某医院保洁员,儿子15岁,在北京某公立中学读书,月收入共2000元。儿子来京有3年了,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是夫妇俩收入的一半,在校与同学关系一般。孩子在北京性格没有在家乡开朗,勉强适应学校生活,与外人很少有交往。

总的来看,家庭经济地位和家长职业地位较高的流动人口,他们孩子的同学关系就相对融洽一些,而收入较低的流动人口家庭,他们孩子的同学关系就不太好,有的时候还会受到歧视和伤害。

2.文化差异对流动儿童融合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是短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流动儿童进城初期,可能会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而影响正常交往,之后,随着普通话水平的提高,这种因素对交往的影响越来越小。

文化所包括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本文,我们只讨论语言等因素对融合的影响。个案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普通话水平越高,他们与当地儿童的融合程度就越高,同学关系就越融洽。相反,普通话水平较低的流动儿童,他们的同学关系就不是很好。

个案158

调查对象为来自四川的水果摊贩,女儿10岁,就读于附近的公立小学,三年级。儿童家长说,她女儿刚来北京的时候,不怎么会讲普通话,有几个男孩子总是笑话她,为了这个她还跟人动手了呢。不过时间长了,这种事情发生的就比较少了。

个案29

女,是一个在宣武区某学校上初中的女学生。她说,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她的南方口音,有北京孩子笑话她。

我们从上述两个个案可见,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他们因为口音问题与当地儿童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影响了同学关系。在打工子弟学校(私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因语言差异引起的矛盾却很少见。相反,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流动儿童,他们相互之间也出现了一些相互同化的现象。

个案120

访问对象为陕西人,40岁左右,月收入1000元左右,儿子9岁,在一所私立学校就学。他说,儿子并没有因为地域关系而影响同学关系。在课余,他们自创游戏,跟其他省份的同学相互猜测和学习对方的方言。他们可以侃侃而谈,告诉你,四川人爱吃辣的,他们老家的年糕与其他省份的做法不一样等等。课间,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是相互比较自己老家与同学老家的气候,动植物、语言、饮食及生活习惯。在这样的学校里,没有歧视、充满了温暖。

由此可见,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他们在刚来城市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口音问题而与城市当地孩子发生文化冲突,但时间长了,普通话水平提高以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就逐渐好转了。这种同化的方向是城市化。在私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他们之间不会因为口音而发生冲突,相反,他们还把相互学习对方的口音作为乐趣,相互之间也出现了文化模式的交融和吸收,其同化的方向是各种地方文化的融合。这种同化和融合的方向与发生在公立学校的方向完全不同,一个是朝向城市化,一个是朝向非城市化的、一种融合型的新文化模式。

总之,文化差异对融合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这种影响多发生在公立学校的社会群体中,而且还是发生在流动儿童移入城市的初期。随着相互接触和了解的增多,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少年儿童之间会出现文化融合。

3.空间隔离:在公立学校读书的流动儿童与市民子女的融合程度较高,而在私立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读书的流动儿童与市民子女的融合程度较差。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区别的实质是空间隔离,这一因素对流动儿童的交往和城市化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调查结果显示,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他们尽管与当地学生有冲突和矛盾,但融合程度相对较高;而在私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内部虽然具有比较高的相互融合,但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比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更容易与城市当地孩子发生冲突。此外,流动儿童在社区的交往对象主要是流动儿童,只有一少部分流动儿童能够与社区的当地孩子,包括房东的孩子交往。从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融合的角度出发,本调查认为,就读于公立学校更容易促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当地儿童的融合,而私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内部融合程度较高,但他们与城市当地儿童之间几乎不存在融合现象。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社会问题。

3.让流动儿童共享城市蓝天

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制定涉及到户口问题、学费问题、财政问题、学校问题。从融合的角度出发,本调查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1.流动儿童融合问题和就学问题的核心在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能否制定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制度,以期实现教育权利的公平化和适龄就学儿童地位的平等化。

近年来,中央一再要求城市教育部门减免对流动儿童的各种收费。但是,在调查中可见,虽然大部分学校能够贯彻中央精神,但仍然有部分学校存在乱收费现象。其原因在于,当前,政府推行的总体教育政策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实质是中央政府为教育“埋单”。但是实际上,教育经费投入仍然实行的是地方政府“埋单”。这样,一些地方政府从自身财政收支平衡的角度出发,不得不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性措施,从而避免城市教育部门过多的财政支付。从这个角度出发,流动儿童融合与就学问题的核心在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能否制定更为符合实际的义务教育制度,以期实现教育权利的公平化和适龄就学儿童地位的平等化。这是促进融合和保护流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政策改革方向。

2.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现状改革的目标是制定全国一体化的教育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自由求学、转学和报考。推行“一卡通”制度,开发利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智能卡的多种功能,是破解教育政策、户籍制度、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瓶颈的技术支撑。

流动儿童融合问题与流动儿童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因此,要想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与市民子女的融合,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提高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改善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和就业状况。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要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开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智能卡的多种功能,将身份登记、社会保障、学生就学等公共事务整合到身份证智能卡之中,施行一卡式管理,从而降低制度成本,提高管理绩效。施行“一卡通”之后,全国学生可以持卡实现异地就学、转学,国家财政补贴、社会福利保障可以随卡流动,从而有效促进城乡适龄少年儿童的城市化和市民化。

3.从融合的角度出发,公立学校更有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实现正常的社会化和城市化,而私立学校虽然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读书问题,但不利于少年儿童的社会融合和身心健康。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政策上鼓励公立学校多吸收流动儿童。

从个案访谈结果可见,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融合程度较高,在私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融合程度较低,社会距离较大。再者,私立学校校舍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置欠缺的现象是社会公认的事实。从融合的角度看,私立学校存在着一些群体冲突和社会不稳定的诱因。而公立学校的办学优势、教育质量明显高于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教育制度的供给不足,给私立学校提供了“搭便车”的机会。因此,全面开放公立学校,可能是制定未来教育政策的出发点。

◆教育热点系列调研报告回溯

之一――“择校热”为何高温难降?(2009 年12 月24 日11 版)

之二――补习:正规教育难以走出的影子(2010 年2 月4 日11 版)

之三――激励失当:当前高校学术腐败的重要诱因(2010年4月1日11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