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断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2010-06-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6月2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研讨会。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发言嘉宾一致认为,近年来,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虽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广泛地普
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度,不断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本报今天刊出部分嘉宾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紧抓世博契机激发志愿热情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马春雷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是我们多年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经验,也是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在世博会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体系上,我们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办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在上海18个区县和53所主要高校,成立了72个志愿者工作站,工作站办公机构主要设在文明办或团委。这些工作站直接与市志愿者部对接,是实现志愿者招募、培训、调配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高效运行的关键节点。另外,我们还与相关委办局共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协调面上的城市文明志愿者工作,同时帮助解决志愿者服务保障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都使世博会这项超大型活动中复杂庞大的志愿服务工作得以做到“广泛参与、分工落实、职责明确、有条不紊”。

志愿者的管理有其特有的规律,更多的是靠精神激励,而不是待遇、考核或者其他别的东西。志愿者最大的财富是热情,历次大型活动的组织经验告诉我们,“以人为本”,从满足志愿者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追求出发,是做好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好方法。从八届全运会到最近的特奥会、奥运会的志愿服务,我们都特别注重志愿者团队的文化建设,采取以志愿者管理志愿者、以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等方式,让志愿者深切感受服务团队的温馨,从而以团队文化影响个人行为。世博会超过半年的服务时间对志愿者,乃至组织者的激情都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在这一过程中,志愿者激励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通过与中科院、上海交大、安利公司等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借鉴引入先进的志愿服务监测、激励措施,我们创新性地将过程激励作为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选拔、培训、演练、上岗等各个环节中采取有效的、多样的监测、评价和激励措施,充分激发和保护广大志愿者的热情。

《世界》传递志愿精神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一首《世界》将志愿精神传递到每个人心中。歌曲传递世博志愿者精神,唱响了世博会志愿者主旋律,充分体现“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的志愿者理念。本报记者刘新武摄

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加快美好江苏建设江苏省文明办副主任韩松林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在推进“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进程中,我们坚持把发展志愿服务作为提高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抓手,广泛开展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江苏志愿服务发端于1994年,经历了起步探索、巩固提高、深化拓展和整体联动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全省共有注册志愿者334.2万人,今年新增加近20万人。江苏志愿服务有以下五个特点: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形成了志愿者总会、分会、基层团队和服务基地上下互动、共同推进的组织网络。运作模式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南京为代表的“行政依托”模式、以南通为代表的“社会化运作”模式和以“陶老师热线”、“苏老师工作室”、“阳光驿站”等为代表的“专业化服务”模式,目前全省正在迅速推行以无锡市为代表的“文明办牵头协调”模式。服务方式不断丰富,广场服务、上门服务、结对服务、大型活动服务和专业服务等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无锡市志愿者总会等被表彰为全国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江阴市早在1996年就被胡锦涛同志称为全国“志愿者之乡”,南通“莫文隋”、“江海志愿者”、南京“陶老师工作站”等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服务成效不断显现,各地志愿者广泛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委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参与。

我们的体会是:党政推动是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关键,优化体制是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保障,社会参与是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动力,典型引领是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方法。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喻中跃

近年来,我市志愿服务工作从服务全局的角度出发,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全市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奋力投身各项重大工作,努力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由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

一是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按照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于今年1月正式启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关爱行动得到了各阶层的积极响应,先后有14家单位、企业筹集了总计135万元善款,捐赠给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用以支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后,我市迅速对社区内空巢老人实际情况进行摸底,完善空巢老人专门档案,建立了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组织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组成“幸福家庭”、推行义工助老服务。

二是全员参与应急志愿服务。“5・12”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发生后,迅即组织志愿者深入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据不完全统计,“5・12”抗震救灾期间,全市累计接受抗震救灾志愿者报名登记17.7万多人,派出志愿者11.4万人次。“4・14”玉树地震后,我市在派遣11611人次志愿者参与救援救护工作的同时,组织我市“5・12”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前往市区各大医院,向玉树小伤员传递共同战胜地震灾害的坚强信心。

三是全程投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相结合,夯实工作基础,建立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工作机制。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紧紧围绕普及文明风尚、维护公共秩序、提高服务水平等内容,广泛组织志愿者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志愿服务行动、“文明创建从我做起”等活动。

总结志愿服务“中国经验”

中国伦理学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万俊人

应该说,志愿服务在我国既有悠久的道德文化传统资源,又还处在一种尚未充分发育、急待促进、提升和推广的关键时期。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十多年来,借缘于一系列重大的社会事件,在党和政府的广泛动员和积极引导下,一种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志愿服务事业已然兴起,并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这的确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又一种“中国经验”。

首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志愿服务工作,凝聚全社会的精神道德力量。这是我国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守。

其二,特别注意深入挖掘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道德伦理资源,弘扬儒家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家国融通、善济天下的仁爱伦理精神。

其三,合理发挥政府和部门的主导作用,用力培育和开发公共社会组织及其道德伦理资源。与西方国家不同,我们不能一味地追随所谓“大社会、小政府”的现代社会结构,而应当寻求“大社会、强政府”的共同发展和良性互动。

其四,有差别、分轻重缓急地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具体地说,就是以公共社会的重大或紧急事件为志愿服务的优先目标,以扶困济弱、追求社会公正平等为常规性的志愿服务的基本目标,通过广泛持续的志愿服务,缓解社会不公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其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志愿服务工作办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效的辅助性制度补充,因此必须使这项利国利民的活动保持其经常、普遍、持久的动力和活力。

最后也是最基本的是,要大力强化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和公民学习活动,整体提升全体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爱国、爱同胞、公共参与、团结互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基本的公民美德,这一点将是关系到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能否健康持久发展的基本条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