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东北人口为何减少之解答

  盘和林:东北人口为何减少之解答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时指出,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对建议中提到的“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进行探索。答复还进一步指出,东北地区要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做好政策调整后人口变动测算;研究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需要配套出台的文件;评估政策变动的社会风险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造成东北人口问题的不只是生得少,还有留不住。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流。当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非常明显,适龄劳动人口纷纷向优势产业聚集地流动,这再次加剧了东北常住人口下降的问题。对于人们的流动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但作为应对措施,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地区的制度发展水平。有研究显示,东北地区之所以渐呈衰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体制机制羁绊,依靠传统重工业发展经济的模式没能产生体制机制改善的内生动力,导致多年来该地区的营商环境落后于东南沿海等地。

  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人口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不应对“东北放开生育政策”做过度解读和推测。东北人口问题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涉及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变迁等方面,更涉及深层次的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当前,更为紧要的任务是,正视发展问题,尊重人口流动规律,探索地区发展优势,抓经济、抓产业,用硬实力吸引人、留住人。

  原文链接:东北人口减少之问如何解答

  

  陈丽君:如何迎接新一轮全球人才竞争

  放眼全球,经济先发国家都是利用全球人才资源作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后疫情时代全球人才竞争白热化,我国全球引才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科技竞争、创新竞争背后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背后是制度竞争。国际经验表明国际人才竞争力是政府和市场双重合力的结果。我国应加大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引才平台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贯彻人才工作的国际国内双循环,一方面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多梯次优质教育培育本土人才,另一方面加快修订、细化和出台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以国际惯例延揽全球高端人才。推动国内“双一流”高校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多元合作,加快重大科学装置、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建设,对标国际先进,瞄准国际一流高校,吸引STEM领域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来华工作。

  原文链接:如何迎接新一轮全球人才竞争

  

  邬大光:论我国高等教育学体系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学科之一,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科。厘清高等教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反思高等教育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对认识高等教育学的“特殊性”以及建构具有本土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需要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特殊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特殊性、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的特殊性和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特殊性。

  原文链接:论我国高等教育学体系的特殊性

  

  胡献忠:中国精神之革命文化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根本原因在于拥有适应变革的强大内核。每一次对内外挑战的回应、对上下危机的应对,最终都会沉淀为一种理性精神,从而为民族走出困境积累着丰富的智慧和经验。这些精神叠加与整合的总和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主体。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的勇气和革故鼎新的执着,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对政治理想、政治观念、政治伦理、政治策略、政治制度、政治道路等进行一系列文化价值建构,形成了特定的革命文化,从而为中国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

  革命文化在启蒙与救亡中孕育,在争取独立与解放中丰富成熟。建设年代的社会革命与艰苦奋斗,构成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革命文化嵌入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伟大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100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怀抱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链接:中国精神之革命文化

  

  黄惠康:推动国际秩序由“变”到“治”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要有效应对人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合作是我们唯一的选择。”“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进国际法治合作。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合作,坚持与时俱进。”

  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精髓是共同体意识,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共商,就是要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共建,就是要打造平等主体间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伙伴关系。共享,就是要让国际法治成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

  在安全领域,倡导普遍安全、持久和平的原则。在发展领域,倡导聚焦行动、合作共赢的原则。在人权领域,倡导以人民为中心、以生命权健康权为首要的原则。在生态环境领域,倡导清洁美丽、和谐共生的原则。在气候变化领域,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文明交流领域,倡导包容互鉴、美美与共的原则。

  原文链接:推动国际秩序由“变”到“治”

  

  姚大力:历史研究不是讲故事

  讲故事跟所谓“讲历史”之间究竟有没有区别?很多人以为讲历史无非就是讲历史上发生过的那些故事。我认为这门学科的复杂性,即它的学术品格和学术尊严,在这样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里是被严重低估了。我们曾听见很多人讲:等我老了,在我退休以后,想研究研究历史。历史学被看成是一门无需任何专业根底的学问。只要会写回忆录,或者还能对他所经历过的当代史谈一点认识或体会,甚至是只要肚子里有故事的人,就有能力来研究历史。

  但实际上历史研究并非如此简单容易。历史研究不是讲故事,也不是为讲故事做准备。如果要顺着讲历史和讲故事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往下讨论,那么我也可以说,历史研究是一门向讲故事提问的学科。向历史提问的角度多种多样,但总之不会是“后来事情怎么样”那一类的。讲故事和从事历史研究之间是有区别的。做历史研究,或者把研究的结果表达出来,不同于讲述一个现成的故事,哪怕你讲故事时采用的是自己的语言,你对情节作了某些调整处理,并能把它讲得比它原先的型态更生动有趣、更感人;做历史研究时,你是受一个问题或一组问题的引导,于是把相关的那些现成故事拿来拆解分析,从中提取出若干有用的要素,经过比较、分析与综合,找到问题的答案。

  总之,历史研究离不开故事,但它又不同于讲故事,它是融合了从旧故事里发掘新故事、细部研究和意义追寻这三者为一体而形成的一个思考人类过去的专业学科。

  原文链接:“故事”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张云华:2020年的中国中古史研究

  在以往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中古”多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此可视为狭义的“中古”;广义的“中古”则涵盖秦汉至五代十国的朝代。换言之,自秦朝至鸦片战争,以北宋的建立为节点,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称“中古史”,后期称“近古史”。本文所谓“中古”,取其广义。中古史是上古史的继续和发展,历时1100余年,统一时间长达770多年。

  这一时期,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融入中华民族血脉,封建时代的朝廷、郡县、土地、税赋、科举、监察、军事等制度得以建立和巩固,中华文明由礼乐文明转向礼法文明。同时,在制度文明与国家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宝贵智慧;中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不断深化,多民族统一国家构建且日益巩固;众多民族在长期共生中交流互鉴,推进了兼收并蓄的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成长。

  2020年的中国中古史研究,重点围绕“制度文明与国家治理”“历史分期和社会性质”“丝绸之路与文明交流互鉴”“民族和国家认同”“敦煌学”“思想文化传承发展”等论题展开,因新材料运用、新维度拓展而在多个领域取得的成绩亮点频现。

  原文链接:2020年的中国中古史研究

  

  贺来:马克思哲学对新文科建设的启示

  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当前最热的关键词之一无疑是“新文科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后,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2020年11月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号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挑战,转换文科研究和学科发展范式,创新文科的知识和思想生产方式。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温马克思的哲学探索和理论创新方式,这对中国的新文科建设将提供重要启示。1.在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开放对话中拓展理论视野。2.在对具体学科成果的前提批判中实现理论创新。3.在对社会历史现实的深度反思中把握时代精神。

  原文链接:马克思哲学对新文科建设的启示

  

  董希淼:数字人民币优化我国货币支付体系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货币形态数字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从国际形势看,有两个趋势是数字人民币必须面对的:第一,形式多样的虚拟货币正在加速渗透,或将对我国货币体系构成冲击。第二,多个国家正在开展数字货币研究,或将抢占法定数字货币先机。从国内情况看,较早研发数字人民币,与我国支付结算体系现状密切相关。数字人民币将在解构国内外诸多挑战的基础上,重构我国货币与支付体系。一是提供币值稳定、无限法偿的数字货币。二是增强货币与支付体系公平性和普惠性。三是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

  原文链接:数字人民币优化我国货币支付体系

 

  陈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加快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文化是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根基,根基牢固了才会有枝繁叶茂。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当前一些地方存在对乡村文化建设不重视、公共文化生活空心化、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内生动力不足和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搞好乡村文化创意设计,加强乡村思想文化建设,实施文明乡村创建,加大乡村文化发展传承,注重新时代乡村文化培育,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可保障乡村建设行动的有效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