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郑功成: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2021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进行审查。《纲要》(草案)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这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还是第一次。其深刻含义是,共同富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将在“十四五”时期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这不仅是极具新时代意义的宏伟目标,而且是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与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是尽早制定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纲要,从而为“十四五”时期和未来15年乃至30年的发展提供基本依据。二是稳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三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壮大其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其再分配功能。四是大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发挥第三次分配的有益作用。五是其他相关制度安排配合联动。我们应当采取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推进策略,如逐渐消除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在收入、福利与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不利影响,使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常住人口;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使民生改善与国民经济相得益彰地向前发展;通过乡村振兴行动、完善地区对口支援机制和分层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继续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使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逐步跟上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步伐。

  原文链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吴波:中国人正在超越学徒心态,迈向未来

  学徒心态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一种精神现象有其历史的成因,其形成主要与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命运有关。中国迈进近代的大门是以成为西方渔猎的对象为标志的,这一点就赋予近代中国以灰暗的色彩。为了摆脱被西方列强欺侮的屈辱境地,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将求索的目光投向海外,向西方学习,开展自我批判,以求迅速改变积贫积弱的悲惨面貌。基于学习态度的学徒心态不仅具有一定历史阶段的必要性,也具有广泛的积极意义。

  基于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和抗疫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摆脱学徒心态和强化自我主张的声音正在逐渐走强。形势比人强。当下摆脱学徒心态的呼声走强背后是自身力量的内在驱动,意味着对学徒心态的反思和自省的深化。

  克服长期以来的学徒心态,绝不是转向唯我独尊,并不意味着拒绝向西方学习具有肯定性意义的文明成果,而是一种在道路探索过程中自主自立的自我确认,它所排斥的是以西方模式为蓝图和样本的接轨心态,拒绝的是以西方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为绝对真理评价中国道路的思维方式。

  原文链接:中国人正在超越学徒心态,迈向未来

  

  周仲高:智库的基本职能属性浅析

  近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持续推进,我国智库的发展速度较快,成效较大,生产出一批重要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智库发展整体上仍呈粗放式增长态势,高质量智库产品仍然相对匮乏。究其原因,既有关注热点问题和短期问题多,对于中长期和基础领域投入不足,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不强等现实因素,也与学界对智库整体理论研究的滞后性有直接关系。当前,我国智库发展仍以经验总结和梳理为主导,缺乏系统且有深度的学理框架。

  对智库来说,履行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核心是提供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储备性的服务产品。

  前瞻性是智库产品的根本属性。针对性是智库产品的特色属性。针对性要求智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精准研究。储备性是智库产品的重要属性。储备性是指智库需要对现实重大问题有充分的研究储备和深厚的研究累积,并对问题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我国智库的丰富实践推动了智库研究的不断深化,智库研究已不能仅停留在现象描述、经验介绍和国际比较等层面,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筑牢理论基石。

  原文链接:智库的基本职能属性浅析

  

  吴正海、范建刚:完善乡村振兴的制度建设

  推动乡村振兴,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和核心支撑。具体而言,围绕乡村振兴,应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是乡村产业振兴。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突出农业优先发展的制度建设,推动农业多元发展的制度建设,推动农业智能发展的制度建设,推动农业有机发展的制度建设,推动农业高效发展的制度建设,全方位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二是乡村人才振兴。围绕人才高质量发展,优化乡村人才培育机制,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广大农民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

  三是乡村生态振兴。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兼顾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以绿水青山蓝天净土工程夯实乡村振兴的生态之基,以精细密集、集约高效发展谋求乡村振兴的产业之本,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

  原文链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刘伟:如何看待我国GDP破百万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国家统计局2021年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0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GDP破百万亿元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体现,也意味着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意味着“大国效应”越来越鲜明。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从1.8%上升至17%左右。因此,无论是就国内经济还是就国际经济条件变化而言,均要求推动经济朝着“大国经济均衡”方向发展。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必须树立新发展理念,引导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实现机制。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

  原文链接:如何看待我国GDP破百万亿元

  

  张立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文化大繁荣,急需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教育作为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先要素和内生变量,业已成为强国富民的重要引擎。

  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要提高认识,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也是新时代教育地位和使命的理论定位和思想创新。教育在增信心、聚民心、暖人心、铸同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是我国教育的整体快速发展,培育造就了一大批创新型、应用型、创业型人才,显著增强了人才总体供给能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教育基底和人才支撑。

  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要把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要坚持以科教融合促科技创新,提升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的“硬实力”。为此,应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自立自强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以服务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寻找科技创新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先机,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中大有作为。

  原文链接: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

  

  刘英:坚持平台经济反垄断

  平台经济反垄断是大势所趋。坚持平台经济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既是保障企业创新和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首先,平台经济反垄断及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为了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创新,保护消费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其次,平台企业集中了公众数据资产,具有准公共性质,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自觉反垄断,提升规范发展的自觉意识与公共管理意识。最后,强化反垄断不仅有助于促进平台经济和平台企业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参与和掌握国际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和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权,进而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原文链接:坚持平台经济反垄断

  

  李健:学党史办实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政治属性是教育的首要属性,在教育系统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密切结合,从学习党史中汲取党领导教育、发展教育的经验,作为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源泉。

  坚持党的领导,构建以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守党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定党的传统,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办好高质量教育。坚信党的精神,形成以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为内核的坚定意志,将其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精神武器。从百年党史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奋斗精神,是共产党人“初心”的内涵构成,也是我们激励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宝贵精神财富。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是敲锣打鼓就能来的,也不是坐着就能等来的,需要不断弘扬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斗争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原文链接:学党史办实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孙敬鑫:中国参与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完善全球治理的呼声日渐高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使全球治理遭受严重冲击,更加凸显了现有治理体系的短板。后疫情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国际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携手改善全球治理。在此过程中,中国无法缺席也不能缺席。

  以抗疫国际合作为抓手,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以文明交流互鉴为抓手,参与全球文化治理。以构筑综合安全为抓手,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以推动绿色发展为抓手,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展望后疫情时代,中国自身的发展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必然也会遭遇各种挑战。我们需要量力而行、顺势而为。“寒冬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我们今天所作的每一个抉择、采取的每一项行动,都将决定全球治理的未来。

  原文链接:中国参与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

  

  董登新:清醒认识数字人民币的发展

  世界多国的中央银行都在考虑发行数字货币,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已在国内多个主要城市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

  我国数字人民币的研究与推出,在世界上算是领先的。不过,央行明确表示,现阶段我国发行数字人民币的主要目的,是替代现金M0。所以,数字人民币目前只在相关地区和相关领域进行试点。央行希望通过这些局部试点摸索经验和规律,了解数字人民币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而通过完善,最终实现数字人民币的全覆盖。但是,央行至今没有明确说明数字人民币发展的目标和大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人民币的前景不算太清晰。

  中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尚没有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主要货币经济体的先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我们也只走了一半,也就是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还没有实现在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因此,人民币要想形成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巨大影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原文链接:清醒认识数字人民币的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