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提升巨灾保险的市场化水平

  郭丽楠、袁庆禄:提升巨灾保险的市场化水平

  巨灾保险,是针对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可能产生的损失而提供的保险保障。从经济学视角看,巨灾保险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灾后保险公司的及时定损与赔付可以减轻地方政府的救援压力,提升社会救灾与恢复重建的效率。经过几年时间的探索,中国居民住宅地震保险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形成两种模式:政府全额补贴式、政府补贴+居民自费模式。截至目前,几种政策性巨灾保险均已经产生过赔付,重要性逐步显现。

  作为灾害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巨灾保险既是灾前预防的主要手段,也是灾害应急救援资金的主要筹措渠道之一。当前,我国居民对保险的认识与接受度相比10年前已有显著变化。考虑到实现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加快推行巨灾保险正当其时。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探索。保险公司也需要不断完善商业巨灾保险的研究与产品设计,通过能够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产品条款设计等吸引更多投保者投保,助力完善我国巨灾保险市场。

  原文链接:提升巨灾保险的市场化水平

  

  怀进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筑科研创新人才高地

  培养创新人才,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更加重视构筑有效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大量的时间投入。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把人才从各种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心无旁骛地创新创造,真正激发创新动力活力,共同完善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科技成就离不开国家使命感召和精神支撑。科协组织要积极开展科学家精神弘扬、学风传承行动,培育优良学风作风,强化价值引领,共同建设矢志爱国奋斗、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原文链接:凝聚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智慧

  

  周叶中:推进通识教育要抓住三个着力点

  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已成为众多高校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自觉选择。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果说专业教育的目标是“育才”,那么通识教育的旨归则是“育人”。推进新时代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必须牢牢抓住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中国精神三个着力点。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坚持育人和育才有机统一,以中国精神统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高校教育方能使学生博学与精专统一,增强发展后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原文链接:让通识教育结出更多硕果

  

  桑熙: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而激发各类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什么样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才是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的,必须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科技人才;二是用动态的眼光发展地评价科技人才;三是根据科技创新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评价科技人才的方式;四是让科技人才有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总之,要构建一个科技人才的主观认同和人才评价的客观标准辩证统一的评价体系。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多维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跟踪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反馈体系;建立和完善与科技人才良性互动的评价体系。

  原文链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王默:编织流动和留守儿童托育服务之网

  研究指出,0~3岁流动和留守儿童因缺乏高质量的陪伴和亲子教育,在认知、表达和社交能力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城市儿童,而中国0~3岁流动及留守儿童达2600多万人。针对该群体的托育问题,面临的是托育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因此,地方政府应“对确有照护困难的家庭或婴幼儿提供必要的服务”。

  我国区域间和城乡间的经济实力依旧差距较大,发达地区拥有大量的流动儿童,欠发达地区面临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因此不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的免费托育服务制度设计,应当依据地方经济和教育投入水平建立分地区、分对象、不同免费性质的托育服务模式。

  具体来说,在我国经济发达省份的发达和中等市县,可建立瞄准性的、有条件性的免费制度,依据市县的实力为低收入家庭提供1~3年不等、免费时长不一的保育服务。此举或将让更多在城市打工的家庭愿意将孩子带在身边,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在经济发达省份的落后市县,或可建立普及性的、有条件的免费制度,为某一特定年龄组的所有孩子提供免费服务。在经济欠发达省份的落后市县,尤其是农村地区,或可建立普及性的、无条件的免费制度,省级政府可法定提供0~3岁托育服务及其服务时长,市县政府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可提供的免费时长。至于农村地区面临师资队伍的稳定和质量问题等挑战,则需要各地政府强有力的配套政策支撑。

  原文链接:编织流动和留守儿童托育服务之网

  

  欧阳洁:为养老事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受到关注,不少百姓未雨绸缪,理性规划资产,购买养老金融产品。无论是养老事业发展,还是百姓享受养老服务,都需要金融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为养老事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首先,要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迫切需要将一定的个人资产转化为长期、有养老属性、相对安全、又有一定收益的养老金融产品,增强百姓自身的养老保障能力;其次,要发挥相关部门合力,一方面为从事养老产业的金融机构提供税收激励,为市场引入长期稳定的资金,另一方面可对个人购买养老金融产品提供适当的税收优惠,扩大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调动百姓参与的积极性;再次,还要培养更多理性成熟的投资者,养老产品具有周期较长、安全稳健等特点,收益相对稳定,相关部门应引导公众坚持理性投资,不被所谓高收益率所诱惑。

  原文链接:为养老事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谷业凯:精心培育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袁隆平、吴孟超、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矢志报国、服务人民,都是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榜样。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鼓励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仅需要科技工作者践行科学家精神,而且需要全社会精心培育、努力维护科学家精神。特别是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要不断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正确发挥评价引导作用,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不良倾向,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要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良好氛围,推动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蔚然成风。

  原文链接:精心培育科学家精神

  

  田鹏颖: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更加紧密。我们必须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阐释,切实为开展国际传播,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进一步提供学理支撑。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文链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侯嘉斌、杨崇磊、王梓屹: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要以人民为中心

  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是加强社会建设的两项重要任务。习主席强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刻也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和科学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

  在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过程中,人民群众既是直接参与者,更是最终评判者。为此,我们党始终把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并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论指导,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统一;坚持“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相结合;坚持统筹落实与自力更生相促进。

  原文链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张守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生态碳汇是对传统碳汇概念的拓展和创新,不仅包含过去人们所理解的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同时还增加了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对碳吸收的贡献,以及土壤、冻土对碳储存碳固定的维持,强调各类生态系统及其相互关联的整体对全球碳循环的平衡和维持作用。

  原文链接: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