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中华文明的八大特性

  顾春:中华文明的八大特性

  第一,历史十分悠久。距今约3800—3500年的河南二里头遗址,是中外学界所公认的中国古代文明标志之一。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进一步表明,国际社会已认同中国的古代文明迄今有5000年。

  第二,多民族融合。自华夏族形成以后,源泉混混,开枝散叶,到汉代形成了汉族。进入唐代,伴随着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又有了唐人之称。之后,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间的融合和交流不断深入,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第三,文字未曾中断。中国的古文字起源于陶泥刻符、彩绘符号和玉器、石器、骨器刻文等,至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初步形成了以方块字为特点、较为成熟而完整的文字系统。之后,经金文、小篆及至隶、草、楷、行的书体演变,最终发展为今天的文字系统。

  第四,史载传承有序。按照现存的史籍所载,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始于西周的共和元年,也就是说,从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就有了不间断的、系统的历史记载。正史、实录、方志、谱牒等灿然在列。

  第五,文化一脉相承。从商人尊神到周公制礼作乐,华夏族实现了由神到人的重大转变,开启了德治之路,并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继承。

  第六,逐渐奠定了作为世界大国的基础。早熟和高度发达的华夏文明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向心力,使中国的人口不断增加,也使国土得到开发、疆土得到有效治理。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伴随着华夏文明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巩固,逐渐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基础。

  第七,统一成为大势。中国的国体先后经历了邦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制时代,并最终由秦统一中国。到了宋代,中国发生了几个重大变化,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国家认同。自宋以后,中国就没有出现过长期和大规模的地方割据,走向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大势。

  第八,倡礼义而远宗教。中国虽长期存续各种宗教,但自西周走上敬德保民之路后,中国人更相信道德的力量,用人伦礼义规约人,用美德良俗提升人,不需要宗教来约束人,更不需要用宗教来代替政治和法律。

  原文链接:中华文明的八大特性

  

  刘铭:强化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引领支撑作用

  眼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而创新型人力资本的规模和质量深刻影响着大国博弈的结果。进一步看,建设现代化国家,必须拥有一批领先世界的重大核心科技成就作为战略支撑,而“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引领作用,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疏通“卡脖子”的堵点,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同时,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也要求我们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提升创新型人力资本,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使创新型人力资本规模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匹配。

  原文链接:强化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引领支撑作用

  

  王强:反奸防谍离不开全民防范

  “兵民是胜利之本”,在隐蔽战线斗争中同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2019年6月,香港“修例风波”发生后,境内有大量资金通过非法途径流向香港,用于支持“反中乱港”活动,幕后金主就是因被我公安机关处理而怀恨在心的李亨利。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李亨利在许多场合并不隐晦自己的反华思想,甚至每年组织自己的员工参加反华宣讲活动,并要求员工每人撰写一份心得体会,其间也有员工提出了质疑,却遭到他的无端打压。如果那些曾经发出质疑的员工能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其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线索,李亨利肯定不能嚣张如此之久。这个案件也说明,这些内奸幕后金主即便隐藏再深,“两面人”表演功夫再高,总会露出马脚,,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牢牢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

  原文链接:反奸防谍离不开全民防范

  

  陈培永: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里的“化”强调的都是过程,是变化、改变、变革、发展的意思。“化”的过程必然会产生结果,结果也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了中国的问题,二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体现,就是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里还存在着相互模糊并未形成定论的词汇,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一些术语。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它强调的是作为过程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以来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互结合、也就是化马克思主义与化中国同时进行的过程。一个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作为结果或作为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所形成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是包含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包含“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原文链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基本问题

  

  田鹏颖:“两个没有辜负”的时代启示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意在表明中国共产党100年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不懈奋斗及其辉煌成就中得到充分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意在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造出中国版的科学社会主义,让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仍然充满生机活力。“两个没有辜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中国共产党100年的根本成就,深刻而历史地诠释了“社会主义和中国”“中国和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原文链接:“两个没有辜负”的时代启示

  

  方汉文:多源一体的文明起源

  中国的人文精神,用《易经》的一句话可以概括,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一种可以容纳汇聚多个种族、部族共同进步的人文和谐精神。中国土地广阔,人民众多,分布在各个方向与不同地域,这就是所谓的“五方之民”。在中国文明起源时期,各地的人们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但中原诸夏与四方之民在文明进化中逐渐成为同一体系。

  在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中,不同种族和地域的人民忽分忽合,有生有灭,演进不可一一而数,但逐渐融汇于一个统一文明体中。中国文明统一体自诞生起即具有高度稳定性与聚合力,能够在漫长历史中经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生产与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具有与时俱进的新格局,以适应新时代。中国文明历史进程中,虽然遭受了无数次侵凌与战乱,但其主体却从未中断,从未被完全殖民,可以说,中国文明是一个具有延续性的生生不息的文明。

  原文链接:多源一体的文明起源

  

  王春超:构建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格局

  城乡融合发展要在更高质量上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在城乡稀缺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上做好文章。稀缺要素流动的方向取决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当乡村形成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洼地时,城镇的要素资源自然会向农村流动,促进乡村发展。然而,如果此种流动方向是长期单向的,短期内可能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局面,但长期而言,要素资源单向流动容易造成要素错配乃至扭曲,进而无法形成合理的配置,要素的价值也难以持续发挥。因此,开展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导向的农村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乡要素由单向流动为主变为双向流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这需要以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人才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探索完善城乡统筹的财税体制,推进农村和城镇互联的信用体系建设,激发农村金融运行活力,建立有助于城乡发挥各自资源要素优势、互为支撑的长期制度安排。

  原文链接:王春超:打造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新格局

  

  邹新月、龙向林: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尽快实现“三个畅顺”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落实自主创新制造强国畅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二是以开放、创新为抓手,实现服务业扩容提质增效畅顺。三是人力资源和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畅顺。当前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及南北区域之间存在的循环阻碍表现为要素流动受到行政体制、地理因素、物流循环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的社会性流动渠道,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原文链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游彪:宋制对中国文明所起到的作用

  总体而言,两宋时期朝廷实施的政策多有变化,且有好有坏,但宋代顶层的制度设计大体上还是值得肯定的。概而言之,经济方面最重要的是农业领域的土地私有化政策,同时大大放宽工商业管制;军事方面实行募兵制,从而解放了大量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政治制度方面施行集权与分权巧妙结合的方式协调多方政治势力,借以巩固赵宋政权;健全并完善了教育体系和科举选官制度,尽管荫补入仕仍然是宋代入仕官员人数最多的一类,但经过科举考试入仕的官员在宋代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进而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朝廷决策的相对合理性、有效性。

  原文链接:宋制对中国文明所起到的作用

  

  赵峰涛:公共机构要为碳达峰碳中和作更大贡献

  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公共机构碳排放总量大,是节能降碳的重要领域。目前,我国公共机构数量约158.6万家,2019年全国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约1.8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总量48.6亿吨的3.7%。公共机构辐射影响力强,是示范引领的重要动力。公共机构使用财政性资金,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和舆论监督,在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问责上,更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公共机构覆盖面广,是宣传推广的重要阵地。在推动全体人民意识转变和绿色生活方式转型方面,公共机构责任重大且潜力很大。

  原文链接:公共机构要为碳达峰碳中和作更大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