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张占斌: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思考共同富裕不能局限于经济收入,而是要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考虑进来。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既要不断增加经济收入,又要确保精神是富有的、生态环境是友好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有系统观念,要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同时要通过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增强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初次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分配秩序和分配结果,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一是合理安排劳动、财政收入等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发挥财税和金融资源的调配作用,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完善工资形成和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营造全社会崇尚劳动、勤劳致富的社会风尚。三是通过改善创业环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出多样化的理财工具等,拓展居民收入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五是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研究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原文链接: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熊海峰:城市更新应重视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塑造着一个城市与众不同的历史底蕴和精神气质。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应充分注重文化建设,发挥好文化在延续历史、凝聚价值、优化生活品质和激发经济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在城市更新中,应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观念,对拟实施城市更新的区域开展文物调查评估,不随意拆除、迁移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二是强化文化内涵挖掘和特色营造。在城市更新中,结合老城文化特质和时代发展要求,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现代阐释,提炼出适用古今的共同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找到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之魂”。三是强化公共文化空间和服务建设。建议重点推进与人民生活品质直接相关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加速构建起互信互助、共建共享的社区生活共同体,促进社区的和谐与繁荣。四是强化文旅创意与消费业态发展。建议积极通过功能性流转、创意化改造、产业化培育等方式,腾笼换鸟,盘活老旧建筑、废弃厂房等存量空间,为创意类产业打造理想空间,并大力推动“文化遗产+”、旅游休闲、节庆演艺、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发展,用文化激发老城的产业活力。

  原文链接:城市更新应重视文化建设

 

  刘超:在效率异化中重审人类知识

  如今,人类知识生产体系遭遇了空前的挑战,悠闲被视为平庸甚至堕落的表现,大学的“自由和寂寞”“闲逸的好奇心”已成过去。秩序、问责、透明、确定性等成为新的价值,效率则几乎成为最优先的价值。在效率支配下,学术创造沦为“知识工业”的一个流程,失去了其本应有的悠游、情味和价值关怀,学术资本主义大行其道。效率加速了知识生产的节奏,提升了其产量,也带来了混乱,陷入了新的困境和恶性循环,加剧了知识的自我否定和消解。对于数量和速度的迷恋,催生出无数问题,扭曲了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与形态。整个知识生产体系也沉迷于程式、规范、可控、排名、效益核算,对形式的追求无形中取代了对实质内容的追求,更遑论对人的观照。

  这已非个别现象,而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是整个知识系统的问题。它牵涉到知识生产的所有方面与环节。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知识本身、知识生产者还是知识实践都深陷困境,可谓“困在系统里”。无处不在的排名及考核现象更是加剧了此现象。知识生产“为增长而增长”,这种增长未必意味着创造,因为其中充斥着“没有发展的增长”和精致的平庸,甚至“平庸之恶”。

  学术研究当然要创造新知,然而,其最根本的或许还是面向世界本身。至少,对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它真正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灵,关注心灵相信过什么、思考过什么、感受过什么。知识创造也应该是指向人的心灵,增进人类福祉,促进人的解放,而非其奴役与异化。对个体而言,应更清醒、更敬畏学术的本质,更多些耐心。“写作,毋宁多一点,发表,不如少一点”。或许,这才是学术之常态,才更接近智识之道。

  原文链接:在效率异化中重审人类知识

 

  孟强:克服“自然的分岔”与实践态度

  长久以来,现代人因分裂的世界图像而苦恼不已,怀特海称为“自然的分岔”(bifurcation of nature)。根据这幅图像,外部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机械的,内部世界是主观的、精神的、能动的。主体与客体、自然与文化、事实与价值、必然与自由——这一系列二元对立范畴既左右着人们看待万物的态度,也构成了现代哲学的根本问题。20世纪以来,现象学对主体性的执着与分析哲学的客观主义精神之间的对峙,再次见证了这幅图像的顽强生命力。

  任何原则上无法成为科学对象的事物都被排除在自然界之外,甚至丧失存在资质。伽利略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例子——痒:“设想我先用手摸大理石雕像,然后摸一下活人。就我的手的动作而言,它的动作之于雕像和人是一样的;它是由第一属性即运动与触摸构成的,而且我们不使用任何别的名称。但是,接受该动作的活的身体觉察到了各种各样的感受,这取决于触摸哪里……我们可以给这种感受起个名字,称之为痒。这一感受完全是我们的,根本不存在于手中”。伽利略的这一表述在笛卡尔、洛克等思想家们那里不断被重复。一方面,第一性质是事物之为事物的本质特征,它们构成了数理科学的对象,其存在不依赖于任何感知主体。另一方面,第二性质只存在于感知主体中,不能将其归于外部对象,而且并不构成有关外部对象的客观知识。这里,我们隐约看到了自然的分岔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现象世界的对应关系。原因自然类似于理念世界,这是一个实在的、合规律的世界,我们只能通过科学才能认识。显现自然类似于现象世界,这是一个主观的、感性的世界,它们内在于意识,根本不具有任何实在性。

  原文链接:克服“自然的分岔”与实践态度

 

  张晓欢:有效推动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互促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还存在诸如盲目投资、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衔接不紧密、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为促进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产生更好的互动效应,建议各地区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注重版权保护,在有条件地区率先打造增长极和发展网络,并促进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和世界文化产业潮流有机融合。

  文化产业作为城市更新、街区复兴的抓手正当其时。我们应有效衔接文化产业和城市更新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和城市更新互动发展。一是充分利用老旧工厂、传统街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二是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将传统文化场馆进行升级改造,产生文化新消费;三是结合工业园区的升级改造,打造新型文化产业孵化器;四是重视文化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性,形成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局面。

  城市中心区往往是文化创意人才的汇聚地,城市郊区则是创意人才的扩散地。发展文化产业应走非均衡发展的道路,优先在大都市区域布局适宜的文化产业,选择综合条件较好地区,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优势,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以内容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之本,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推动创意产业集聚,培育新的创意产业群落,形成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互动发展态势。

  原文链接:有效推动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互促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