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坚守黄土文化的“根”和“魂”

  王学斌:坚守黄土文化的“根”和“魂”

  黄土文化之“根”,因黄土而浑厚。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汉书》有载,“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距今大致200万至300万年前,时值“第四纪大冰期”,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将印度洋温暖季风挡在了崇山峻岭面前,而南下的蒙古高压气流愈发强烈,造就了干燥寒冷的西北气候。经年累月的侵袭,使这一片地域植被渐趋稀少,沙漠、戈壁广布,劲风卷起地面泥土,反复不息地降落在大西北。风弱之际,尘埃落定,筑就了层层黄土覆盖的一座高原。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连内蒙古高原,遍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46个地(盟、州、市),282个县(旗、市、区),全区总面积63.5万平方千米,这就是黄土高原。

  黄土文化之“根”,伴黄河而磅礴。天上之水,奔流不回。古人曾云,“西北土性松浮,湍急之水,即随波而行,于是河水遂黄也”。黄土高原西高东低,源头清澈的黄河,流经此地时,裹挟着大量的泥沙,随后化身为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含沙量最高的大河。

  黄土文化之“魂”,由无数中华儿女所创造。毫无疑问,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受贫瘠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落后的政治经济条件所囿,陕北人民的生活堪称艰辛。这反倒磨砺了他们坚毅的性格和不畏苦难的精神,辛勤劳作,用汗水讨生活,方才心安理得。苦难在他们看来只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与其无谓地抱怨,不如将其当成一种习惯,淡然接受。

  黄土文化之“魂”,因非遗文化所恒久。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原文链接:坚守黄土文化的“根”和“魂”

  

  李双套:实现共同富裕要关注七对关系

  “共同”与“富裕”的关系:把“共同”建立在“富裕”的基础之上

  一、在“做大蛋糕”的前提下,如何“分好蛋糕”成为关键。也就是如何理解“共同”,如何把“共同”做好,成为新时代需要做的文章。但是不管如何理解“共同”,不能用“共同”否定“富裕”,不能用“分好蛋糕”否定“做大蛋糕”。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

  实现民众富裕需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对于政府来说,要做好民生保障、社会兜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三、“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从宏观方向来说,共同富裕政策与国家现有大政方针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把共同富裕的问题纳入“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中统一思考。

  四、“务实”与“务虚”的关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

  共同富裕到底是什么,共同富裕到底怎么建设,没有一个现成的模板。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将是一个持续性话题。

  五、“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在增加收入的同时降低支出

  富裕包括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如果入不敷出,就谈不上富裕。所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如何引导支出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六、“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寻求社会问题的经济解决

  从宏观层面来说,共同富裕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说,共同富裕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要从社会问题的解决层面重视共同富裕。

  七、“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从特殊中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普遍经验

  我们需要总结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哪些经验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哪些经验是不具备推广意义的。经济待发达、欠发达地区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原文链接:实现共同富裕要关注七对关系

  

  易继明: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新时代的呼唤

  具体而言,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第二,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第三,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第四,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第五,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塑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和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二是构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三是营造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有活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第六,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领域对外开放,维护知识产权多边合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审查业务国际合作,打造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完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对话交流机制。

  原文链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新时代的呼唤

  

  祝合良:新发展格局新在哪里

  一是更加强调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地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

  二是更加注重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强化内需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是更加注重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要求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保持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和产业链通畅运行。

  四是更加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五是更加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原文链接:新发展格局新在哪里

  

  王旗: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与改革重组,推动了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在全球经济及市场环境低迷的形势下,国有企业逆势取得了经营佳绩,2020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万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近八成中央企业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当前,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以后进入新发展阶段,国有资本布局和产业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并购重组,规范投资并购行为,进一步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部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主体功能区战略。另外,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聚焦主业,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发挥国有资本的活力、影响力、带动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促进我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涉及民生的重要领域集中。国有企业要围绕扩大内需战略支点,加强对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重要能源、重要物资和产品保障能力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

  原文链接: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