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宪法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保障

  李林:宪法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保障

  宪法确认了实行人民民主的领导力量: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最鲜明的政治特征。我国宪法不仅在序言中确定党的领导地位,而且通过对现行宪法必要而及时的修改,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进一步明确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

  宪法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立了重要制度载体: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包括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批评和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等民主权利。

  切实贯彻实施宪法: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价值目标、民主原则精神、民主制度程序和民主权利义务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只有维护宪法尊严,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有序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

  充分发挥宪法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作用,必须把宪法精神、宪法原则、宪法要求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各环节、落实到法治国家建设各方面。

  原文链接:宪法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保障

  

  汪明月:用好绿色低碳技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力量。笔者认为,创新绿色低碳科技,要在近中远期合理布局,在重点任务和配套机制、能力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从技术创新链的维度进行强链、补链。具体而言,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发挥好科技创新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深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强低碳前沿技术攻关,组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强化企业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科技创新上下游联动的一体化创新和全产业链协同技术发展模式。

  推进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建立综合性国家级绿色技术交易市场,鼓励各地区、有关单位依托或整合现有交易场所。加强绿色技术交易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培育一批绿色技术创新第三方检测、评价、认证等中介服务机构。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绿色低碳技术市场需求。持续跟踪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情况,继续更新并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

  健全绿色低碳的各类标准体系。研究制修订实现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的相关装备、工程、运行等标准,形成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分级分质标准、评价标准和监管标准。

  原文链接:用好绿色低碳技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刘兴华: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首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对能源的需求仍在增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辩证地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将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态结构发生根本性优化变革,有利于我们加快建立现代化能源体系、产业体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其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利于突破相关关键技术,并建立相应产业体系和高质量人才队伍,占据全球科技、产业和人才竞争制高点。再次,中华文明历来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相契合,既有利于推动我们对能源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又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链接:有条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李建华、孙健:民事立法要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立法体现了民法典的价值追求。

  民法典第4条至第9条通过规定基本原则,分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自由、公正、诚信、法治的内容转化成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和保护生态基本原则。第1043条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一条款提出了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忠实、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具体行为要求,提出了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敬老爱幼、互相帮助、平等、和睦、文明的具体规范要求,将平等、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调整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民事立法中直接上升为制度化的设计和规定,确立了用于倡导、指导和引导婚姻家庭关系中当事人行为正当性的法源地位。

  因此,民法典关于家风的这一条款开创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立法的有效模式,借助于法律条款的倡导功能和指导功能,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关系,有利于构建平等、和睦、和谐、文明的夫妻关系和婚姻家庭关系,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促进家庭文明建设。

  原文链接:民事立法要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于学斌:传统村落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创新发展

  在传统村落文化逐渐离我们远去的今天,其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传统村落文化既是现代化建设中的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所以要重视传统村落文化,挖掘其固有的价值,为乡村振兴和民族振兴作贡献。

  就硬实力而言,传统村落文化具有经济价值,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它是当地的名片和文化标识,因此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游客对异文化的观赏需求。传统村落文化有许多好的习俗和风尚,在现代社会中需要发扬光大,如重视亲情、友情,有良好的互帮互助的风气,亲戚朋友之间关系密切,走动频繁,这些风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非常需要的。

  发挥传承人的作用。没有文化传承人,文化便无法传承;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设立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方面要发挥他们的传承作用,激发他们传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其素质,培养新的传承人,以点带面,不断壮大传承队伍。

  发挥专业团体的专业优势。专业团体包括博物馆、艺术馆、文化馆、研究机构等,应该发挥专业团体的主力军作用,利用人才和队伍优势,在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办节庆是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也是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目前,由政府举办的各种节日庆典很多,但是内容过于简单,主要以文艺表演为主。未来,要利用节日这一平台,将村落文化传承、保护、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主要内容,推陈出新。

  原文链接:传统村落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创新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