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国家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建构

  【第342期】王蕾、谢尚芸、王春英:国家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建构

  国家治理重心下移,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因应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变迁所采取的一种组织性调整。治理重心下移和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成为中国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词。随着国家治理重心的下移,我国乡镇一级政权的治理接点地位不断强化。乡镇政府的治理对象主要是村庄,政策任务基本是关涉村民利益的村务。建立乡村责任共同体,实现政策动员的常态化与稳定性,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一,建立健全实体化的乡村干部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和“三农”工作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地党委、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遴选、扶植和培养乡村领导干部的系列政策、举措。为弥合村主职干部间的竞争,通常采取将经济实力强的村主任培养成党员或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借助基层党组织纽带来强化乡镇政权对村级组织的全面领导。

  第二,逐步形成一套技术化的组织动员规范体系。在村干部的组织身份和目标明确情况下,乡镇党政部门对村干部的行为实行技术性约束,其主要包括四种制度的设计与执行:坐班制度(即:按照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标准,要求各村主职干部必须坐班,若请假需向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申请,批准后才能离岗)、会议制度(即:开会是乡村政策动员的有效方法,会议形式要多种多样,充分发挥不同会议的作用)、干部联系村制度(即:包村或驻村干部是政府在村庄的代表,是政策的委托方,一方面监督村干部的政策执行行为,有助于预防政策执行的异化;另一方面,包村或驻村干部又需要依靠村干部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目标管理责任制(即:以构建目标体系、量化考核与考评奖惩形式,规范村干部政策执行方向与进程,约束其政策行为)。

  第三,充分发挥政治伦理的润滑作用。在乡村政策动员中,首先要借助民本政治伦理,将“执政为民”观念嵌入乡村治理制度,赋予基层权、责、利非均衡制度安排以合理性;其次,从政治觉悟、政治态度和政治站位等高度,对村干部的政策执行行为实现政治统合,实现自上而下权力和技术支配的合法化;再就是通过廉政观与公正观的培养教育,营造“不计私利、一心为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策氛围,化解政策动员中责任压力与激励机制不匹配问题,确保政策动员的有效性。

  原文链接:国家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建构

  

  贾康:数字经济能带来哪些社会价值?

  数字经济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数字化平台,它搭建的基础设施支撑着多领域的普惠发展。数字化平台使普惠经济贸易得到发展,比如淘宝等中高平台,它可以渗透到很多偏远的地方,现在中国已有几千个“淘宝村”、“淘宝镇”,很多都在偏远地方,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草根创业创新活力在农村活跃起来。

  另外一个大的视角是数字化平台对中国行业、社会、民生的普惠效应显著体现出来。比如说行业领先者带动整个行业共同发展,并不是说某一个企业做大以后,赢者通吃,别的企业没有发展空间了,它带动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可以共同发展。还有平台与技术双驱动,带动创新扶贫工作,它的作用更是值得充分肯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而至,其关键在于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而数字化支撑精准扶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原文链接:数字经济能带来哪些经济与社会价值?

  

  范逢春:准确把握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新要求

  第一,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要求基层干部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基层干部作为“一线指挥官”,其政治站位必然深刻影响基层政权的治理效能。基层干部要坚定政治立场,旗帜鲜明“讲政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把党性融入到血脉里,把党魂熔铸在精神中,在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矛盾关系中找准政治定位,成为爱党、言党、忧党、为党的坚强力量。

  第二,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要求基层干部善于开展群众工作。基层政权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良好互动,是发展基层政治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对群众路线的有效贯彻。在基层治理中,要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工作。基层干部应坚持问计于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第三,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要求基层干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基层政权治理的有效性根植于便捷的公共管理和精准的公共服务。一方面要提高干部公共决策能力,使制定出的举措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另一方面,要提高行政执行能力,让政策执行既“不跑偏”,又“不走样”。

  第四,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要求基层干部更加重视风险治理。基层政权的稳固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基层政权直接面对社会生产生活具体实践,基层干部往往需要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生产安全等各种突发事件,必须提高识别“黑天鹅”“灰犀牛”等事件的能力,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及时化解危机事件的“多米诺效应”与“蝴蝶效应”,避免各类政治风险和公共性风险的产生。

  原文链接:准确把握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新要求

  

  高德胜、丁泓茗:世界生物战争的危害性

  所谓生物战争,即是指在目前世界各大国核威慑均势的现实背景下,以高度发展的生物技术手段为依托,以具有高传播性和致病致伤率的生物军事武器为主要武器,以有限征服、技术压制等生物战指导思想为主要作战思想,以生物恐怖袭击、靶向基因武器、疫苗攻击、散布疫情等生物战手段为主要作战手段,在微观的生物领域所展开的一场以夺取“制生权”为核心,以破坏和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为目的的军民共同参与的总体性战争,是一种高度依赖生物技术和生物资源的新型战争形态。

  目前人类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尚存在很多空白领域,生物科技仍然处在飞速发展,各种颠覆性创新成果不断产出的黄金时期。而依托于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生物武器的战争潜力无疑也是在与日激增。再加上生物武器自身具有的前沿性、隐蔽性、扩散性和低成本等特点,势必会导致生物武器这种拥有摧毁特定种族和国家并摧毁人类整体能力的武器形态在未来战争中被广泛使用。而一旦生物武器的获取和使用突破某个特定界限,爆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生物战争,势必就会导致人类整个族群的灭亡和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

  原文链接:世界生物战争的可能及其危害

  

  洪向华、解超:守住“底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第一,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通过统筹完善健全针对于弱势群体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把返贫以及返贫边缘人群数据纳入大数据监测体系。基于现行相关措施,在对识别、内涵、层级化、物质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治理,在构建完整的组织保障上作进一步探讨研究,统筹信息,确定预警检测范围,构建自上而下的监测预警机制,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

  第二,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要发展特色产业。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要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核心、以企业与金融为支撑的防返贫产业体系,要利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相关渠道,构建融合体系,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多形式、多规模相契合的新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延长,保证每个脱贫村都有主导产业、有带动企业、有稳定的增收渠道,把“输血”式防返贫变为“造血”式防返贫,彻底阻断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发生。

  第三,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针对各地安置点的规模,在对社区的服务机构进行设置时,要结合易地搬迁的具体现实,对安置区的建设规模以及管理方式等进行考量,适当对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促进安置群众与原生居民实现社会融合,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要合理引入社工服务模式,引导搬迁居民树立正确的意识,让其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有“获得感”与“主人翁”的归属感,增强自我发展意愿。

  原文链接:守住“底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