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对就业的促进效应

  【第423期】郭树华、裴璇: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对就业的促进效应

  一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包容性创新,对劳动力的影响存在偏向性,导致市场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增加以及技能溢价的出现,拥有较高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的从业者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作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金融飞速发展,是数字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增加了高技能数字金融人才的雇佣。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随着电商直播模式的嵌入,中小企业进入市场壁垒减小。解决农民工群体就业的重要主体依然是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对非农就业和农民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为女性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解决就业性别歧视和优化就业性别结构。

  此外,数字技术的发展还克服了劳动力配置时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就业搜寻成本,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提高,进一步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从对高素质、高技能、高教育程度背景的劳动者的需求,到解决下岗待业者的再就业和消化吸收农村转移的大量低端劳动者,数字经济所涉及领域需要的劳动力可实现高中低端劳动群体的全覆盖。综上所述,数字经济的就业潜力巨大,能够创造更公平的就业机会和更持久的就业能力,因此其所蕴含的扩就业总量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原文链接:数字经济发展保障就业质量提升

  

  宋凤轩:找准推进直接税改革的着力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到“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实现共同富裕以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发,把实现税负分配上的公平正义同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紧密对接。

  直接税改革的过程是“重切蛋糕”的过程,应在提升直接税职能的基础上,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直接税税制结构。

  在直接税职能方面,充分发挥直接税的收入职能,提升直接税对税收职能的贡献度,降低财政对间接税的依赖,提升税收的经济效率;以所得税引导社会财富流向,以财产税均衡社会财富分配,促进直接税调节职能的发挥,推动社会公平;同时,完善直接税相关法律,细化直接税改革方案,提升税收治理效用。

  在直接税税制结构方面,聚焦重点问题,加快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适度提高资本所得税税负;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地方房地产税试点工作,适时开征遗产税,完善直接税税种结构,健全以所得税、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通淤点堵点以激发直接税改革的整体效应。

  原文链接:坚持系统性思维 深入推进直接税制度改革

  

  刘鸿武:破除美西方“冷战知识体系”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体系”

  今天学术界应积极合作,把西方创造的所谓“普世知识”,重新“还原”为“欧美的区域国别知识”,从而让我们得以历史地、理性地看待其成就与不足。同时,通过与全球的平等对话,创造出人类共建共通共享的知识体系,让人类以更加理性、主动、积极的方式,相向而行,采取共同行动,塑造共同利益,担当共同命运。为此,知识界必须要“有破有立”。

  “破”者,破美西方“冷战知识体系”之高墙深壕;“立”者,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体系”之开阔平台。简言之,就是要从过去几十年由美西方主导的“冷战知识体系”肆虐传播的旧形态,过渡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体系”建构传播的新形态。

  原文链接:破除美西方“冷战知识体系”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体系”

    

  高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趋向和新态势

  首先,比较研究侧重对过往相关研究的梳理总结。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呈现出对改革开放以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的梳理和总结。“新时代”与“新时期”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承继新时期才能构想新时代。新时期比较学科建设与研究成果是新时代比较学科进一步推进的基础。

  其次,比较研究凸显对世界公民教育的思考与研究。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外比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有广泛的契合之处,学界试图将这一理念与“世界公民教育”这一新趋势相对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使其成为中国融入世界、展现开放包容的思想武器。

  再次,比较研究加强了对公民教育实践操作的探索。以往的公民教育研究一直侧重于理论建构的象牙之塔,主要集中在公民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中学学校教材与公民教育研究,民国时期及其具体历史人物公民教育思想研究,不同国别及不同地区的公民教育研究。近年来公民教育研究开始从理论建构转向实践探索,结合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分别就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有效实施公民教育的情况进行实践探索。

  原文链接:比较的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世界的思考

  

  丁亚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电影强国”

  电影产业改革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发挥了较大的市场机制作用,中国电影实现了世界票房第二,荧幕数第一,产量世界第三。当电影进入市场化的浪潮时,在眼球经济的冲击之下,当代主流电影创作者似乎不可避免陷入产业迷恋、效益至上的局面。电影市场发展,应该结合具体的时代社会发展、观众需求等因素进行必要的阐释和思考。

  理想的电影产业格局是一种多元的创作与发展,应该提供允许和孕育多元性存在的土壤。电影文化和电影精神,一方面在中国文化美学中寻找更行之有效的阐释和发展路径,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增强国际视野和交流,把中国电影真正地推出去,强化对世界电影文化的融合发展,建构世界视野中的中国电影理论及深度阐释范式。

  不能忽略技术对电影的深层影响和重构。特别是智能技术、引擎、算法、界面等等,都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以往技术融合的局限。不仅创造着新的电影形式和叙事表现空间,而且提供新的产业范式。电影产业和“产业之学”在新的开放环境下,对培育多维健康的业态起到积极的作用。

  原文链接:中国电影产业学的概念、原境和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