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尚书》中的德政思想

  【第491期】杨飞:《尚书》中的德政思想

  一是畏天恤民。统治者只有“敬德”“顺德”“行德”,才能“自作元命,配享在下”。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面对夏殷失德无道的历史教训,明白天命的承受取决于民心,“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民心即天心,天既有自然属性,也有人格属性,违背了民意就是违背了天意。《皋陶谟》讲:上天的视听善恶与民众一样,“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上天按照人民的需求来行事,“天命”被赋予了道德内涵和社会伦理属性,民心向背决定了天命所归。

  二是政在养民。民心归向和人民支持往往是朝代兴亡的决定因素,不论是“视民利用迁”,还是“惟民之承保”,抑或是“用康保民”“保惠于庶民”,其核心还是和历代先王一样爱民保民,得天庇佑、永固基业。统治者要体味民众苦厄,“以庶邦惟正之供”,轻徭薄赋、节制奢欲,最终给百姓以安宁。把德与利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养民”的核心就是利民,只有顺乎民意而为,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三是协和万邦。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与理想状态。《尚书》追求协和万邦、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皋陶谟》首句由皋陶提出“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的命题,《尧典》中指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通过推行大德,由家族和睦实现社会和睦,由社会和睦再协调万邦诸侯,形成“差序格局”和谐一体的地缘关系和政治秩序,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包容性、开放性和融合性。

  原文链接:《尚书》中的德政思想

    

  李媛媛:着力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国家在制订并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投入、政策倾斜、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文化供给多元化促进高效能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公益性和公平性,需要考虑如何以高效的社会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来实现文化供给。社会力量的进入,能够有效延伸公共服务的触角,深入社区、乡村等社会细胞,开展“流动式”“菜单式”“订单式”等特色服务,因地制宜满足需求。

  以数字化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内容建设、跨区域传播、资源共享等方面为公共文化服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加强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形成需求导向机制,构建健康、高效、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系统。

  原文链接:着力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温丽华:理论宣讲如何做到“顶天立地”

  理论宣讲是党理论武装的一部分,宣讲者的主导作用是确保理论宣讲“顶天”的关键,但宣讲要“立地”,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主导性要求宣讲者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宣讲者只有将党的理论创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理论转化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才能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实现统一。加强宣讲者的主导性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全面客观地研究宣讲内容和宣讲方式等,积极主动、灵活多样、富有创造力地开展宣讲工作。主体性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人民群众从宣讲活动的客体变成主体,激发人民群众在宣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要我参加”转变为“我要参加”。宣讲者应由原来的专家领导拓展为乡贤、道德模范、产业致富带头人、文艺工作者等多层次、多领域人才,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渠道入手,找准理论与人民生活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引导人民群众能够在一言一行中践行党的理论。

  原文链接:理论宣讲如何做到“顶天立地”

    

  李平亮:清代会馆与社会治理

  有清一代,随着官方行政职能的萎缩,会馆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辅助力量,出现了地方社会“自治化”倾向。以江西会馆为例,除了设立服务于同乡的慈善设施外,还逐渐参与到客居地的公益活动中。除了主导地方公益活动外,江西会馆还在官方要求下成为仓储、筹饷等政务的执行者。从商事到政务,既是江西会馆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表现,又是其建构自身权势的政治策略。

  清代江西会馆社会治理能力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不断完善的管理体系,还缘于其对乡例、会约和官法等社会文化资源的利用。所谓“乡例”,指的是乡人约定俗成的民间习惯和规则。如津市江西会馆规定,“各行号遇有争竞之端,经郡邑中戚友调释,尚各执一见而不相下者”,再挑选吉日,通知各馆绅首一齐在恭敬堂决断。如事涉祖孙、父子、夫妇血亲相争,及奴婢讦告、身充差役并闺房暧昧等,不准开馆投诉(《津市万寿宫志·排解》)。会馆首事和族人共同参与调解,既说明了乡例在江西会馆排解乡人纠纷时所发挥的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西会馆的乡族属性。

  原文链接:清代会馆与社会治理

    

  苏天运:域外汉籍的学术价值

  流传域外的汉籍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传播路线对于勾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状况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随着大量域外汉籍的整理出版,不少专家学者开始研究“汉籍之路”。“汉籍之路”是国内学者在多年海外访书、考察汉籍流布轨迹、编辑整理域外汉籍等学术实践活动中逐渐酝酿生成的概念。如果说“丝绸之路”是中国向世界传播物质文化的途径,那么,“汉籍之路”则是中国向世界传播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

  从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角度来看,域外汉籍研究在多个层面均可进一步开拓与延展。首先,从文化层面看,域外汉籍研究中尚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究,如汉籍的流布方式与路线、汉籍传播过程中文化点的形成与作用等。其次,从历史层面看,域外汉籍研究中有很多领域尚待探索,例如,在汉籍版本研究方面,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琉球本关注较少;对汉籍东传的探究较为成熟,对汉籍西传的探研则较为薄弱。

  原文链接:域外汉籍的学术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