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落实到“我为群众办实事”日常实践中

  【第497期】闫朦: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落实到“我为群众办实事”日常实践中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为群众办实事”应该是每个党员干部应有的一种人生信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行动自觉、一种习惯养成的自然,要切切实实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而不是一场活动或“三月里来四月里走”似的一股风,有上级检查和没上级检查两个样。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还必须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需要党心民心同频共振,需要干群之间同心协力。党员干部要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行进脚步紧跟“民愿”走、时代画卷紧跟“民意”绘、发展决策紧跟“民智”定,在走深走实走好群众路线中促成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发力精准、富有成效,党群携手打开幸福门、同筑富裕路。

  原文链接: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重在“四个落实”

    

  苗大鹏、朱孟光:提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党建的重大时代课题,凸显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忧患意识。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而注重自身建设成为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密码。在党夺取全国胜利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对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一直以来这也成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法宝,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早在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同黄炎培的“窑洞对”中,就回答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76年后,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从局部执政到长期执政,从找到“民主新路”到坚持“两个务必”、再到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自我革命精神,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原文链接: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深刻意蕴

   

  孙晋、徐则林:明确《反垄断法》对国有企业的适用与豁免

  一方面,要将国有企业更充分地纳入竞争政策,反垄断执法应充分介入和公平公正。在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要求,推进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有序推进改革,同时加大合规建设力度,做大做强做优公益类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要从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等方面,考虑国有企业豁免的问题。作为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制度安排,豁免并不意味着竞争机制被削弱,反而有利于竞争政策的长远发展。其中,为更快更好实现共同富裕,应该完善与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相关的法律制度,促进政府和国有企业在生产要素贫乏的欠发达地区加大投资力度,优化国有经济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通过国家投资和公共产品均等化以缩小区域和产业发展差距,保障公共供给,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

  原文链接:以法制建设促进共同富裕

    

  张新文、杜永康:乡村数字治理宜坚持因地制宜与精准化供给相结合

  发挥数字治理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始终立足于国情与乡情,各级政府应充分摸清辖区村庄在人口结构、产业形态和服务需求等层面的显著性差异,如传统农业型村庄倾向于通过数字平台获得育苗育秧、机耕机收、粮食收购等服务,城郊村则更希望获取房产租售、区域规划和就业创业等信息。鉴于此,政府应立足乡村实际,分类推进乡村数字治理实践,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数字治理模式。政府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推动方式,在提供基础架构的基础上,通过行政赋权推动“点单”职能下放,允许各村在政府的宏观政策框架内结合自身特色和重点发展领域对数字服务进行集合性规划,建立个性化的服务门户和入口,为区域内用户提供更为精准、优质的数字化服务,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原文链接:乡村数字治理的差异化考量

    

  王汝良、侯传文:“文化”与“文明”辨

  从历时来看,“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者有先后之分。从广义上来理解,文化即人化,自从有了人,便有了自觉或不自觉的文化创造,但并非自从有了人便有了文明。在此意义上,文明是与蒙昧、野蛮的文化状态相对的、表征人类历史进化状态的一个概念。这从二者的西文词源上也可推出:culture(文化)的词根cult,其本义为耕作,源于人类早期农耕生产方式,civilization(文明)的词根civil,其本义为城市的、市民的,源于人类晚些时期出现的城市生活。

  对于文明标志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政治上,有城市类型的大型聚居地,有宏伟的公共建筑,居民有明显的阶级分化,国家形成;经济上,有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有相对固定的税收制度或定期的贡赋制度;意识形态上,有全民族比较统一的宗教信仰,包括崇拜对象和祭祀仪式等;文化教育上,有文字的使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某种形式的学校。只有在文化上具备了以上标志和特征的社会,才算进入了文明社会。也就是说,文明社会的形成需要文化的积淀和突破,需要特殊的条件和机遇;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及自身达到一定程度的成果,是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原文链接:“文化”与“文明”综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